第30章 名声鹊起(2 / 4)

大汉列侯 冰镇乌梅汤 3034 字 2021-06-06

帝平天下,功臣们争功于宫中饮宴喧哗喝骂,以剑击柱放声高唱楚歌,连高皇帝也无可奈何。

这老头叫共喜,典型的楚人姓氏,当年高皇帝平天下后留下的汉军种子,当初年纪小家里人死光了,就干脆接受天子授予的上田二百余亩在关中扎根住下,汉惠帝年间被少府征辟为管理皇庄的二百石小吏,老人家在关中干了四十多年直到这皇庄被赐予阳信公主就随着转过来,他年纪大了也就卸任住在公主府的庄子里颐养天年。

共喜咧着嘴露出几个豁牙:“家里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天子授予的田地被老朽分给三个儿子,女儿也嫁了好人家,长孙在云中担任军职,次孙是北军的车兵射吏,家里其他人都在务农,最小孙子今年还不满十四,老朽想着能给小孙子在侯府里谋个骑士也是好的。”

“楚人就应该帮楚人,这事交给文师去办好了。”曹时高兴地说道。

曹时策马在阡陌里行走,田地里种着成排的粟米,果实颗粒饱满沉甸甸挂满穗子长势喜人:“这一亩大田能产多少粮食?”

共喜卷起长袖,抚着稀疏的发髻说道:“一亩总也得有个三、四石,这得看做活的农人手脚勤快不,让老朽我来干这一亩少说有五石收成,咱们关中地力好,侯府家的上田不缺水,四十多年里除了灾年寻常收成大致是这个数。”

“收成到也不错,租子是多少?”

“依照汉制,见税什五,不曾多占一厘,灾年时依例免租三成,五成,八成,全免。”

曹时点点头没有再问,地租五五开是行古例,《论贵粟疏》里提到的百亩百石是关中以外的下田,豪民是拥有土地的地主,贫者是各种原因失去土地的农民,没有地的农民“无立锥之地”,只好“假”豪民之田耕作而生。

对于平民的保护汉家自有制度,每当灾年来临天子首先下诏免税,豪民也必须顺着天子诏命免除租钱,如果不免少说要被穑夫斥责,如果以前有为恶记录却没有被及时发现,就可以趁机数罪并罚除以重刑,但是这遏制不了贫富差距的拉开。

贫富差距是属于自然规律优胜劣汰中的一环,上古时梦寐未开强者为部族勇士首领,弱者为附庸战败则为奴隶,自然支配体系运用到更加精密文明的帝国时代,就是贫富差距上的悬殊,有钱的人越来越有钱,穷的人越来越穷,即使来了大灾有钱人也可以断尾求生,穷人就只有饿毙。

“很残忍也很野蛮的逻辑。”曹时想到农耕社会一切社会制度以土地为基础,汉家天子每隔几年就发出劝农桑诏,内郡太守劝农桑不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