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历北海时,正巧是他为知府,主政一方,他轻徭薄赋,与民生息,同时严惩贪官恶吏,治下颇严,不过半年时间,便无人胆敢偷奸耍滑,中饱私囊。”一个名叫莫毅,与周瑜打过交道的长老道。
“如此的知府虽然难得,但是也不是独一无二,我在游历时也见到过一个。”有人开口反驳道。
“当然不仅仅只是这样。各位之中,若看过世情楼中资料的,都该知道,北海之地,多有洪水,常常泛滥成灾,当地百姓深受其苦。有鉴于此,周瑜他开渠建坝,兴修水利,最难得的是,他并不仅仅是指挥别人干活,他自己也亲身参与其中。而且还不是作秀般的做一两下就结束,而是与普通民夫等同。”
见墨义堂中众人皆是静默无言,沉吟深思,莫毅接着道:“还有,越是苦活累活,周瑜越是抢着干,凡是艰苦难修的地段与工程,他都是带领亲军,亲自上阵,与百姓苦役同吃同住,有难同享。”
“当时他兴修水利,我觉得是有利于百姓的好事,于是也参与其中,勘验地形,设计图纸,创新器具,修堤筑坝,林林种种,我都做过,因此和他有过不少接触。”莫毅继续说道。
“当时修河堤的事我也参与了。”这时,另一个弟子开口说道。
“如此大事,一人之力渺小不堪,于是莫毅师弟写来书信,请我济世宗加派人手,从旁协助,我们在墨义堂中讨论后,都同意了,于是派人捐物,前前后后总共去了有二百三十四人,各色工具十五车,这些人回来后都对周瑜称赞有加,这些事情,非但世情楼中有记载,你们当中的许多人更是亲历者。”
“这件事情我当然知道,而且为了此事我还亲自北上,和周瑜见了一面,明白他确是宅心仁厚之辈,但是……”江无冬目光犹豫,他对周瑜只是数面之缘,所谓了解十分片面,他是否真有资格夺得天下,江无冬不敢确定。
既然决定参与争龙,自然是要取得胜利的,否则不就是抱薪救火,害人害己了吗?
“这,周瑜此人我也知道,确实是难得的人才,而且心胸开广,善于用人。只是,他只是齐王手下一员大将,兼且被齐王猜忌,贬于太谷县这样的苦寒之地,做了一个小小的县令,还能有何作为?”
“对,确是是个问题啊!”许多弟子点头赞同。
对于门下弟子的质疑,李长定淡然一笑,仅仅这么说了一句:“**,一遇风云便化龙。”
李长定一发话,立刻,墨义堂中的弟子就有半数赞同,欲要立刻通过,同意辅助周瑜。却被江无冬拦下,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