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大致有底了。
“不过按照乔布斯的投入,一千多名核心工程师、3年时间研发,哪怕只按照一个工程师一年5万的成本算——只算基本薪水,不算其他开支——那三年也要15亿美元以上。Cingular无线给他赞助的那部分研发资金,最多只占到一成半左右。
剩下的八成半钱,还是靠乔布斯拿别的产业的盈余补贴、以及其他融资渠道解决的。乔布斯肯花这么大的代价三年磨一剑,这个IPHONE肯定不简单。”
谷歌方面前期发送过来的传真没法承载更多信息,顾莫杰等了几个小时,终于等到了新闻发布会结束后的正式通报,谷歌方面也陆续又传来几段现场的测试样机演示视频。
苹果公司的产品,顾莫杰也是用过的,比如MACBOOK,而IPHONE的惊艳演示,给顾莫杰最大的印象就是,那玩意儿功能强不强另论,但是用户体验和人机交互界面真的是非常好。
这是苹果公司几十年来的强项,从MACBOOK上就已经可以体验到。在用电脑的时候,微软的WINDOWS其实人机交互并不算友好,很多时候大家之所以用的习惯,全靠“学习”怎么用好微软的各个官方软件。
而苹果的东西更多是让人跟随人的本能本性,能拖一下就翻页的绝不让你点击按钮;能拉一下就发送的绝不让你多点一个‘发送’——这点倒是很像QQ和MSN的区别,MSN发送文件还得选路径、点发送,而QQ发送文件只要直接把东西往对话框里拖就行。而且QQ会自动帮你判断,如果对方在线,那么还有机会让你点选“在线发送”还是“离线发送”;如果对面好友不在线,机器就会直接帮你做好判断,默认直接离线,省掉用户点那一下‘离线发送’的鼠标的动作。
如果你非要特立独行,在好友不在线的情况下依然傻傻等待对方在线接受、或者你预判好友并非离线而是隐身,你才可以手动修改,把已经离线中的文件改成“在线发送”。
这些缺省设置的默认状态,是否符合大多数人的实际情况?技术上来说,这种问题毫无难度,只是看设计者有没有用心,有没有极尽简化之能事,让更加傻瓜式的用户也能流畅地使用你的软件和产品。
这样的精细推敲,其实初音集团也有在做。比如初音视频网站上的视频,究竟广告缓冲完之后,是要用户点击一下“播放”箭头,才会播放,还是自动播放?最初的时候,同行都是要用户点一下播放箭头的,但是初音视频就愣是在陈世军的考究下,省掉了这个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