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3000万的。
邹胜算是目前公司内部的头号小股东,如果公司如今变现的话,他手头的股权大概可以值2000多万。其次是盛伟,靠着当初在僵尸网络和云安全数据方面的资源,占了约莫1500万。还有陈世军、赫利等YOUTUBE三大创始人,因为加盟初音比较晚,而且当初选择了直接拿现钱还债,所以股份比较小,折算下来每人都还不到1000万人民币。
再往下,多伦多高材生严磊等人。尽管严磊是不可多得的专精人才,如今地球上加起来还不到50个的深度算法专家,可他至今还靠着20万人民币的月薪过活呢,公司分红和他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一个此前管理层持股金额最多两三千万的公司,要突然塞进来一条拿两三亿期权的大鳄。原有的元老会怎么想?如何处置才不至于寒了某一派系的心?
这些都是顾莫杰要去好好处置的问题。
……
顾莫杰和叶维伦聊得很愉快,不到半个小时,在跳槽意向方面就算齐活儿了。顾莫杰恰好需要这么一个知道如何管理集团客户型互联网企业、但是又同时愿意转型的人才,来补足自己的短板。
剩下的核心矛盾。就是怎么处理待遇。
叶维伦显然是做过功课的,知道初音网络的情况。如果他开口要一个比目前初音管理层里除了老板以外拿得最多期权的人还高10倍的期权,初音网络就没法管了。
要想拿到这笔待遇,叶维伦首先就要帮顾莫杰出谋划策,拿出一个靠谱的顶层设计。作为投名状。
叶维伦拿出一份提前准备好的策划案,侃侃而谈:“JAY,我知道你去年和谷歌合作的时候,通过天策律师事务所的业务关系,帮你运作了一些法务措施,注册了一堆美国公司。很多此前不依靠初音网络科技内部资源取得的新业务,你都转移了出去,避免了被邹胜、盛伟这些人躺在功劳簿上多分钱。
这个做法没什么问题,但是这种毕竟是权宜之计。你现在个人绝对持大股,不会有隐患暴露出来。时间久了,总会有强力投资方以更深度的模式来合作的。这些隐患必须拔除掉。而且,如果你愿意这么做的话,我自然有办法,让我从初音网络拿到我该得的那部分,并且保证不会激起邹胜、盛伟等人的不服。具体你可以看一下这份东西。”
说着,叶维伦把东西推到顾莫杰面前。顾莫杰一边翻看,一边自言自语。
“注册位于中美两国以外的离岸公司?并且改组成集团公司的多层架构?这些去年费姨就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