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公孙瓒见利忘身(2 / 3)

卒,即日出营,往攻袁绍于长歌亭。张骥见公孙瓒不救张飞,含怒而去。

袁绍果然兵少,不敢与公孙瓒野战,坚守大营不出。公孙瓒军士气高涨,单经、邹丹、张吉、王门等皆亲冒箭矢,莅临第一线指挥作战,攻势极为猛烈。袁绍大营摇摇欲坠。

袁军将士皆恐惧。公孙瓒来攻说明其已然中计,但众人都未料到公孙瓒的攻势居然如此之猛,尚未动用全军就将大营冲击得危如累卵。

荀谌急对袁绍道:“公孙凶顽,难以抵挡,请主公速派使者至审、颜、文三将军处,命其速攻公孙瓒背后,以解我军之危!”

田丰坚决反对,道:“公孙瓒营中尚留有数千士卒未动,且其新锐,尚未疲惫,现在令审正南等进攻,就如燕雀尚未入笼而牵绳,游鱼尚未上钩而举竿,必无所得,公孙瓒可从容抽身而退,是失机也!请明公勿干扰审正南之判断,颜、文二将军亦精于战阵,自能判断出何时敌军疲惫,必会抓住战机。”

沮授道:“田公所言极是。公孙士气高昂,非攻击之时,须当其气衰志堕,方可一举建功。”

袁绍遂对荀谌等道:“正南必不会辜负吾之期许!卿等慎勿提催促其出兵之议!”亲自披甲,冒着箭雨,巡视营中,激励士卒,竭力守营。

******

刘备驱赶一小撮黄巾小贼北上,至济水时,贼寇已经四散无影。刘备遂北渡济水,驻兵临邑城下,命人招降临邑令沈邺。沈邺严词拒绝。刘备遂命攻城,即日克临邑,擒沈邺。沈邺拒不投降,刘备将他释放。

刘备又攻茌平,茌平令陆奇投降。刘备与其交谈,则言语无味,文采既无,武备又缺,遂将其免职,以县丞蒋习领县令。

一路顺遂,东下攻东阿,遇到硬茬。东阿令枣袛(音纸)守具齐备,晓畅守城之法,刘备攻半日,不能下。

枣袛本年三十五岁,颍川阳翟人,很早就名闻州郡。关东诸侯举兵讨董时,枣祗投入曹操麾下。曹操败依袁绍后,袁绍闻枣祗之名,多次礼辟他,都被他托病拒绝。曹操领东郡后,以枣祗为东阿令,镇守东郡之东南部。枣祗劝课农桑,积谷屯粮,并且勤修武备,组织操练军民,修葺城守之具,在曹操击于毒时作为大后方,提供粮草、武器,为击破白饶、击走睢固、保有东郡立下大功。

接到刘备劝降书后,枣袛回书道:“君挟青州之众而来鄙州,兼并之意昭然,不臣之心跃然。袛虽蒙昧,然知大义,既受曹公厚恩而忝牧此县,必为朝廷尽忠,为曹公守土,君虽凶横,难服祗之心、难屈祗之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