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力。”
刘备目视孔融。
孔融劝道:“当年太公以八十之龄尚能拜相,孙公年未至六十,岂可言老?刘使君以匡扶天下为己任,意图中兴汉室,青州正其根本之地。如今海内沸腾,盗贼四起,青州亦水火涂炭,孙公若不肯出山,奈青州百姓何?奈天下苍生何?”
刘备又再三恳请,麾下随从众将关羽、赵云、谢荣、耿奇等皆拜伏于地,大声道:“请孙公出山!”声震梁宇。
孙嵩之子孙林也劝之道:“大人,刘使君如此意诚,且青州桑梓之地,大人不为尽心谁当尽心?请大人三思!”
孙嵩不得已,只得道:“既然刘君不以嵩老朽无能,嵩捐此残躯以助刘君罢了。”
刘备大喜,道:“备得孙公,如武王之得尚父也。”
孙嵩欲重行臣属之礼,刘备道:“今在公之家中,公乃长者,备乃后生小子,且不论公职,单论私谊。”不让孙嵩行礼。
宾主尽欢。刘备就在孙嵩家中住下。孔融引着关羽等众将至别家借宿。
次日用过早餐,孙嵩重新拜见刘备。刘备才有空仔细打量孙嵩。昨晚礼敬谦恭,并未细看。
孙嵩本年五十八岁,头发花白,略显老态,身材虽不甚高大,但相貌清奇,气度不凡,眉目间依稀能看到当年的侠气。
刘备因问孙嵩治理青州之策。
孙嵩道:“青州东西狭长,东部多丘陵山地,又近大海,不利于耕种,可以渔猎晒盐,以收其利;西部则为平原,农田经贼乱多破败抛荒,可募民耕种,以蓄粮谷。北海、东莱山贼剽悍,但多为饥贫所致,使君若能以粮食田地招之,必然弃刀来归。郡县多有豪强大姓,若行征辟安抚之策,与之共牧此州,今后根基牢固,人才不穷。州里贤士豪杰层出,想必孔相已有推荐。嵩特举两个后起之秀,一是鄙郡刘子纲,有勇略雄气,今随邴根矩避地辽东,二是东莱太史子义,因得罪前任青州刺史张稚珪,也在辽东避祸。此二人虽然学问不佳,但皆勇武知兵,乃大将之才。”
孙嵩一席话虽然简略,但涵盖盐政、农政、讨贼、豪强、荐才五个方面,尤其是荐刘政、太史慈,更是眼光独到,超出孔融之外。
刘备心中欢喜,救孔融,得孙嵩,果然是打开青州局面、将青州建成自己根本之地的关键。
两人谈论一会,孔融、关羽众将依次来到。刘备命准备安车,让孙嵩乘坐。孙嵩辞谢道:“使君骑马,嵩安敢坐车?”
刘备道:“公长者,何为不能坐也?”遂安排孙嵩坐车,自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