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华工医疗室(2 / 3)

前,文祥也接触过一些苏北人,他们的话没有于文胜的话难懂,真是十乡八里不同音啦。

文祥从听懂的一些关键词汇里,拼凑出了关于他的故事,当然很多的空白完全是靠文祥的想象,把它丰满起来的。

于文胜以前是一个,挑着货担走村串巷的小货郎,整个货担就是于文胜的家,走到那里,家就安到了那里,一根扁担就挑起了一个世界。

货郎的货担里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物件,比如什么针啊线啊,什么以物换物换来的绣帕什么的。这些小物件如果到镇上的店铺里去买的话,很便宜,在货郎的货担里,价钱会翻好几倍,如果是以物换物的话,还可能不止,因为货郎会把别人拿来换的东西狠狠地杀价,同时会抬高自己东西的价格。这样一杀一抬,利润就可观了。

这样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小物件,有时候人们明明知道自己吃了亏,但还是会达成这样的交易。为的就是图个方便。

在许多交通不便利的山区,货郎成为生活中互通有无必不可少的一道环节。他们把城镇上廉价的一些生活必须的小物件带进山里,再从山里用白菜的价格收得药材和干货贩到城里。

山里人因为消息不灵通,货郎往往是用一把糖就能换回一捆上好的药材。一颗针线就能换回一包好的干货。

于文胜在有一次进山返回的途中,遇上了山贼,在江湖上许多的强盗和土匪,都告诫手下,不要去抢货郎,因为货郎大多数的交易都是以物换物,而且一整担的小物件也没几个钱,如果把货郎给抢了,货郎们不来了,就会给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这样得不偿失的事情,被绿林中人所禁止,默默地成为江湖上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了。

而于文胜遇到的山贼,可能是小毛贼,不懂江湖规矩,也可能是临时起意的山里无赖,反正跳出来把于文胜给抢了,发现于文胜身上没多少钱时,有点恼火的山贼踢了他几脚,然后随手就把他的货担给抛下了悬崖。

货担是于文胜的家,现在家都没有了,于文胜再干货郎没有了家伙什,就像唱戏的没有了行头。干不成了。被逼无奈的于文胜为了生计,只好到外面去闯荡。

这一闯就闯到了法国,来到法国,被分到前线挖战壕。英国人做事要求严谨,挖的战壕有一人多深,壕沟两边土松动的地方,还要用木板加固。有时,一发炮弹落到战壕上方,战壕里的人就会被崩塌的土方给埋没了。

呆在阴雨绵绵的战壕里,是一种极端难受的事情。好多的人都是满身的虱子,有的还得了皮肤病。有一次,于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