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生说那天如果没有打出来,估计两叔侄就交代在那条小街上了。离开那条小街后的两叔侄,再不敢在汉口停留,乘船顺江而下,就到了上海。
刘春生的本家叔叔,一个如此硬的硬汉,都没有躲过海上的层层艰险,把命留在了浩瀚的大洋之中。可想而知,其他华工受到的磨难有多艰难了。
刘春生穿着一身英国人发的制服,由于有点大,看起来很不合身,这个时候已经过了中秋,法国的北部天气变得比较冷了,他的脸蛋被这法国北部的风吹得红扑扑的。露在外面的脚丫子,都被冻得起了一层茧。
文祥问他需要什么帮助,刘春生摇了摇头,看到他这样的处境,文祥有点弄不明白,他那简单的摇头究竟包含着怎样的含义,是对目前这种有点惨不忍睹的环境无奈的否定,还是真的不需要什么帮助。反正文祥对他的这个表示,感到有点心酸。
他旁边的一个华工告诉文祥,以前刘春生是一个非常活泼的小伙子,很爱笑,还常常嘴里哼一些他们湖南的地方小调,有时还会跟别人讲一些他们家乡的故事。自从他本家叔叔死了之后,就很少看到他笑了,很多时候,都会看到他一个人在发呆,他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从来都不跟别人述说,干活的时候,只是埋头苦干,没有看到他偷懒。
但是对英国人的不公正对待,他会义愤填膺,如果不是华工们拉着他,估计他早就跟英国佬干起来了,如果那样的话,那么他可能已经不在这个华工营里了。
看到华工们处境如此凄惨,文祥决定到英国人那里去进行严重交涉,为华工们争取利益。最起码要保证他们能穿得暖,眼看冬天就要来了。尽管文祥能感觉到自己可能人微言轻,但他还是不放弃尝试。
来到英国人那里,英国人态度非常傲慢,尤其是文祥用法语和他们进行交涉时,他们是装聋作哑。文祥只好再去找来一位华工营的中国英语翻译,和他们对上了话。
文祥提出了改善华工待遇的几点提议:
第一点必须为每一位华工发放过冬的衣物,为每一位华工配一双靴子。
第二点必须按合同上的给华工们放休息日。
第三点改善华工营的卫生条件,完善卫生设施。
第四点不得侮辱和非人道地处罚华工。
为此,文祥以中国驻法国总领馆的名义,向英国方面提出以上几点严重交涉,希望英方尽快实行。
开始英国人还以种种借口予以狡辩,在文祥的一再督促下,英国人才就这几点提议予以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