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9【缝纫机?】(3 / 4)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钧 3739 字 7个月前

上有所好,下有所效。

如今大明的全国各地,都有人在主动改进机械,改进各种商品制造工艺。

尤其是基础数学、基础物理两本书刊印之后,许多普通士子甚至是工匠,都买来书本学习和研究。

但凡属于实用书籍,在中国古代一直很畅销。

比如各类农书和算书,销量就很大。

明清两朝的珠算书籍,一直卖得很火,书商都是直接上雕版的。

朱家父子俩带来科技影响,正处于一个厚积薄发的状态。

接下来几十年,或许会迎来井喷。

一直研究到傍晚,阴阳梭改进了两次。

已经能够正常勾线缝制,但平均转动十几圈,还是偶尔会卡线一次。

朱国祥拍拍手“天色已晚,今日到此为止,明天继续来改进阴阳梭。今天的研究有重大突破,晚餐加一个肉菜奖励,再每人赏赐一百文钱。”

“谢陛下”

工匠和学徒们喜滋滋行礼。

工匠是有工资的,学徒则包吃包住,最终完成项目另有奖赏。

朱国祥又说“朱文竹和余昂二人,今天表现突出,各赏一块银元。”

两人作揖谢恩。

朱文竹倒不缺那一块钱,能够得到父亲认可,才是他最高兴的地方。

回到太上皇宫,朱国祥把沈有容、李清照送回各自院中。

然后,他就带着朱文竹去文小妹那里儿子表现得好,生母自然与有荣焉。

安南那位杜太后,进宫第一天就独守空房。

接连过了两日,总算有太监提醒“陛下,官家把新入宫的杜娘子,昨日册封为了太上淑妃。”

朱国祥这才想起来,说道“今晚安排去太上淑妃那里。”

杜氏左等右等,总算等到太监传话,然后好生化妆打扮,直至天黑终于听到“太上皇驾到”。

“奴拜见陛下”杜氏刚学的汉话,口音颇为古怪。

朱国祥仔细观察,对这位妃子颇为满意,至少相貌气质他很喜欢。

朱国祥问“你能用汉话交流吗”

杜氏回答“懂一些,学了半年。不懂的,可以笔谈。”

朱国祥问“安南国内的上等水田,一亩能收多少稻谷”

“啊”

杜氏似乎听懂了,又感觉自己听错了。

这位大明太上皇,首次见面不问姓名年龄,居然询问安南的粮食亩产

杜氏害怕搞错,连忙拿来纸笔,写下几个汉字“陛下在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