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0857【首都改造】(3 / 4)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钧 3713 字 7个月前

伸出来的定鼎门街举例,现在改名叫朱雀大街。

唐朝的时候,这条主街的宽度在120米以上。宋代被百姓逐渐侵占空间,最窄处只剩下90米。

而且时宽时窄、犬牙交错、歪歪扭扭,街道两边全是违章建筑,甚至还有穷人搭建树屋。

哪里有半点御街的样子

这可是皇城延伸出来的主干道

得知朱铭要迁都,白崇彦赶紧整顿此街,好歹把街道变得宽窄一致了。但依旧无法恢复唐朝时的宽度,最终恒定为110米的样子。

除了这条主干道,白崇彦没有再整顿其他街道,因为他当时还有更重要的工作疏浚洛水和伊水。

这两条河从洛阳穿城而过,而且接通黄河。

由于淤塞严重,曾在元丰年间发大水,淹死城内上千居民。

除了水灾,还影响航运。

北宋元丰年间大力疏浚过一次,还修筑河堤用于防洪。但这些年又淤堵严重,必须好好疏浚才能迁都。

除了摊丁入亩,白崇彦的主要精力都放在疏浚河道上。

现在的洛阳依旧显得混乱不堪,尤其是那些树屋太碍眼。别说亲眼去看,朱铭一想起来就觉得离谱,堂堂大明首都还特么有树屋

朱国祥站在皇城墙上,用望远镜四处观察。

整座洛阳城,已经变成一片大工地。

宫城之内,划出一块区域正在建东宫。

东华门外的几個坊厢,正在拆迁修建太学。迁走的市民和商户,安置在附近毁寺留下的空地,那些空地也在拆迁建设当中。

还有各处大街小巷,到处都在拆违章建筑。

一些胡乱搭建的窝棚和树屋,也在陆陆续续拆除。相关的穷困百姓,被安置去西南城区的西南端,那里迁走许多坟墓一直空着。

官府补偿一些钱财,足够穷人建成夯土茅草屋。

现在洛阳变成首都,肯定发展速度很快,穷苦百姓努力点也能攒钱。或许几年之后,他们积攒的钱财,就能把茅草屋改为瓦房了。

尤其是这段时间,全城都在大搞建设,穷人根本不愁找活干。

许多被拆了违建房屋的穷苦市民,直接搬到以前的坟地搭窝棚。他们不急着给自己修茅草屋,而是受雇于其他工地做小工,赶紧趁着这股建设风潮赚点血汗钱。

这些日子,朱国祥还去视察了郊外。

开封郊区跟城市发展配套成熟,有专门种粮食的,有专门种蔬果的,有专门搞养殖的洛阳这边还得规划,否则自由发展太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