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47【白胜回大明乡】(3 / 4)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钧 3621 字 7个月前

既然不会背不孝骂名,谁又愿意耽搁三年呢

大臣们其实也想改,说不出口而已。有了皇帝背锅,他们顺水推舟也就认了。

白胜走的是汉水,从襄阳逆流而上去西乡县。

不能改革是吧

即便是那些近几年搬来的山民,也都分到了可以种玉米的坡地,顺便再佃耕一些而已。

另外,白二郎在日本那边做总督,朱铭直接夺情让他别回来。

“陛下对俺太好了”张林激动得抹泪。

沿途官员,热情备至,都想趁机讨好这个侍卫统领。

白胜问道“书院还是以前那位闵山长”

对了,白胜这次也有爵位,啥都没干就捞到一个伯爵。

沿途仔细观察,白胜说道“这大明乡更富庶了。”

张林笑道“沿途税卡都取消了,汉江来往的商船变多。这里又是龙兴之地,商贾喜欢在大明乡停靠,说是沾点运气能够发财。镇上的客栈,陛下送给了田二爷,那客栈经常被商人住满。”

中午在张林家吃了顿饭,田二的儿子、儿媳也来拜见。

顺便传达追封圣旨,老白员外的坟墓,可以按正四品官员的规模修建。

倒是黑风寨的半山腰,种满了大片的桐油树。

朱铭也懒得去纠缠,改口道“那大臣就以月代年。父母亡故一月,即行小祥之祭。父母亡故两月,即行大祥之祭。中间隔一天,便可除服。也就是说,官员回家丁忧,时间定为两月零两天。”

船队先在大明乡停靠,这里的码头愈发热闹,但人口反而不如朱村长在的时候。

白胜和随行人员,都被张林引去家中。

怎么可能严格遵守那种礼制。

张林就是当初卖米给朱家父子的店铺伙计,虽然没有获得任何官职和爵位,但却得到父子俩在大明乡的一座茶山、一处制茶作坊,以及大明村的三十亩水田。

张林摇头道“早就不是了,现在这位是老山长的侄子。”

张林说道“托陛下的福。还有个儿子在读县学,等再大些就送去洋州书院。闵山长早就答应收下,指不定今后还能考进士。”

到那个时候,孝不孝已无所谓,而是犯了欺君大罪

群臣大眼瞪小眼,全在那里傻站傻坐着。

朝堂内沉寂良久,首相翟汝文站起来,举着笏板出列“陛下,礼无非情也。世易时移,风俗亦在变换。上古之礼,有些放到现在已不合时宜。譬如前宋与今朝,都已改革制度,臣民为君王服丧只须二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