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出入,只需穿过一道城门,朱国祥就能跑去街上溜达。
提前搬迁到洛阳宫的司礼太监,见此情形也不敢说什么。
他总不能说,太上皇您搞错了,住在这里就成了皇帝的儿子。
朱国祥把白崇彦叫来,询问道“东京那边,说什么时候才能迁都”
白崇彦回答“第一批过来的,是部分太监、女官、宫女和禁卫,他们负责收拾整理各处房屋。第二批过来的,是伎术官、史官、天文官等等,把开封皇城内的珍宝和典籍带来。第三批过来的,是一部分国库、仓场官吏,带来包括粮食、钱财在内的诸多物资。一切都准备好,陛下才带着文武百官迁都。”
“考虑得倒是很周全。”朱国祥点头赞许。
白崇彦说道“臣还召见了洛阳郊外的富裕农户,让他们今年可以多种蔬菜瓜果,多养一些猪羊鸡鸭。等朝廷迁都过来,肉类和蔬菜供应也不会太缺。”
朱国祥赞道“极好。”
白崇彦又说“劝农司试验田也准备好了,来自分拆迁徙大族的田产。”
开封那边的劝农司试验田,会拿出一半卖给附近农民,剩下一半迁都后划归河南省劝农局。
听闻洛阳的试验田已准备好,朱国祥顿时更加高兴。
他又问道“河南省的摊丁入亩、吏役改革进行得如何”
白崇彦道“已经完成。”
朱国祥又夸赞几句,赐了两枚彩币。
白崇彦告退离开东宫,心情极为舒爽。他有改革一省之功,又帮着协办迁都,接下来至少升为左侍郎,若有空缺甚至能直接做尚书。
高高兴兴回到家中,妻子却表情凝重,迎上来说“老家刚刚来消息,舅父公公病故了。”
白崇彦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第一,年号“复兴中华”,放在那时候真不土,而且非常新鲜亮眼。
第二,官居一品连载的时候,我正在一边打工一边码字。这书我只看了十多万字,追着追着就追丢了,连上架内容都没看。所以,别扯什么我抄他的阅兵,真没读过,纯属巧合。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