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1【束水攻沙?】(3 / 4)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钧 3848 字 7个月前

司马光的法子,缓回黄河令其改道东流。当然,王安石的引黄放淤也要用,可在沧州开垦灌溉出千万亩良田,并且改良沧州的那些盐碱地。”

朱铭笑道“你倒是取巧,把王安石和司马光的法子一起用。”

“本来就可以并行不悖,为何只能取其一?黄河就是黄河,有利也有弊,万万不可非黑即白。”赵逢吉说。

朱铭突然问“束水攻沙可行否?”

“束水攻沙?”赵逢吉虽然没听明白,却又像是抓住了什么。

朱铭说道“把黄河各处缺口都堵上,让河水自己把泥沙冲入大海。”

赵逢吉摇头道“若把缺口都堵上,三五年内必定大决堤。”

朱铭说道“关键汛期,当然也要泄洪。”

“兹事体大,臣请与同僚详细讨论。”赵逢吉说。

朱铭表明态度“你们是懂治水的,按你们的法子来。我只是提出建议,能否可行还是你们说了算。”

临河县到濮阳的几处埽坝,去年就已经加固了,今年还在持续加固。

赵逢吉又增筑了溢水坝,让多余的河水流往故道二股河。

顶住今年的洪峰,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当然,如果黄河水量过大,严重威胁到开封安全,那就只能选择合适河段决堤泄洪了。

泄洪之前,还得转移百姓。

抵达临河县城,朱铭暂时住进县衙,县令全家则搬出去住。

赵逢吉把符行中、王槐叫来,大致说了一下束水攻沙的思路。

这个思路,跟当前治水完全相反。

此时治理黄河,就是不断的分流。实在无法分流了,就人为引导黄河改道。

符行中分析说“黄河之水,寻常时候水四沙六,伏秋时节水二沙八。一味分流,则水势减缓,泥沙必然停滞。如果以堤束水,水合则势猛,自可刷走河底泥沙。官家之法,应当可行。”

王槐说“固然可行,然则凶险无比。须得想法子,应对每年的洪汛。”

赵逢吉说“北流太缓,须得东流才可攻沙。”

王槐说“如果东流,二股河是首选,这跟我们计划不冲突。”

“但二股河的河道太窄,须两河一起流,才能容得下黄河水量,”符行中说道,“可若是两河并流,水势又减缓了,起不到束水攻沙的效果。”

赵逢吉说“选二股河的北道,那条河道更直。南道作为备用,洪水过大的时候,就利用南道分流泄洪。”

符行中说“这样做的话,就必须拓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