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1【道家吐纳术之吸氧派】(2 / 4)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钧 3622 字 7个月前

地,事先多栽它们爱吃的植物。且这种植物还不太挑地,荒坡之上亦可栽植。”

“有了劝农官的研究成果,再加上地方官的引导。我相信十年之内,比蜂蜡还贵的白蜡,会变得极为廉价,就连贫寒士子也能用白蜡烛夜晚读书!”

大臣们听完这番话,都显得极为高兴。

白蜡是最优质的蜡烛点燃没有浓烟和异味,谁不愿意天天点这玩意儿?

翟汝文问道“臣的家乡丹阳,也可养殖白蜡虫吗?”

朱国祥说“在你的老家丹阳,雌虫肯定无法产卵。但可从四川、湖南两地,坐船把虫卵带过去,直接在丹阳养雄虫产蜡即可。养白蜡虫的人家,就算是白蜡廉价之后,恐怕所得利润也不比养蚕差太多。如今养殖白蜡虫,却比养蚕有着十倍之利。”

“此利国利民之物!”不仅大臣们称赞,举人和道士也都很欢喜。

朱国祥看向众人“太子提出的学问是,百姓日用即为道。养白蜡虫自然不是道,但探究白蜡虫的习性,让白蜡虫能够快速推广,这却是真正的利国利民之道!”

众人点头,都不反对。

一来此事能让万民获益,就连权贵富豪也得好处;二来都知道皇帝喜农事,没必要跟皇帝起冲突。

农为国本,谁敢说有利农业发展的不是道?

朱国祥继续说“研究农学是道,研究物理是道,研究化学也是道!”

秦桧抢在李邦彦前面捧哏“臣不知化学为何物,还请官家示下。”

朱国祥拿出个铁盒子,从中取出一根小木棍,在大理石桌面的粗糙侧方,随手那么轻轻划过去。

小木棍燃了!

众人顿时大惊,难道皇帝真会法术?

还有人忍不住移动脚步,想看看摩擦小棍的地方,是否藏有明火或者暗火。

北宋已经有火柴,唤作“引光奴”、“发蜡”、“火寸”,用杉木条侵染涂抹硫磺而制。

但这种火柴不能自己引燃,必须借助其他火源,比如在火炭上碰一下。

这似乎显得多此一举,但实际用起来却极为方便。特别是北方冬天需要烤火,或以火折子形式长期保存暗火,此时“发烛”随便一碰即能燃烧。

朱国祥手持火柴,笑着将白蜡烛点燃“这不是发烛,但也可称之为发烛。暂时还比较危险,不适合民间使用,等长久研究改进了就行。此物亦用到了化学之道,今日就不详细讲解了,谁感兴趣可以经常来这里。”

朱国祥又拿起一个烧杯,用烧杯罩住正在燃烧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