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泉氏一族杀尽!”
在这只大军中,一个小兵—薛仁贵,正踌躇满志地前行在军中,希望在这次战争中立下功勋,光宗耀祖,耳边仍回想着妻子柳心兰的对他的劝告:“有本事的人(薛仁贵年少时穷困不得志,希望迁移祖坟,以希望带来好运),要善于抓住时机,怎么可以去依靠鬼神呢。现在当今皇帝御驾亲征辽东,正是需要猛将的时候,你有这一身的本事,何不从军立个功名?[2]等你富贵还乡,再改葬父母也不迟!”仁贵听了,觉得有道理,就告别新婚的妻子,去新绛州城里应征入伍,开始了他驰骋沙场长达40年的传奇经历。
唐军前锋进抵高句丽,不断击败高句丽守军,武艺高超、计谋出众的薛仁贵很快崭露头角,唐军将领刘君邛被敌军团团围困,无法脱身,无人能救,在此危难时刻,薛仁贵单枪匹马挺身而出,此战薛仁贵身着白衣,手持方天画戟,腰挎双弓,单骑冲阵,直取高句丽一将领人头,将头悬挂于马上,敌人观之胆寒,遂退,刘君邛被救。抓住战机的唐军大举跟进,高句丽军大败。战后,李世民召见还只是小兵的薛仁贵,赐马二匹,绢40匹,奴婢10人,并提拔为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后唐军久攻不克高句丽坚城,又值冬天大雪,粮草不济,隧撤退。途中,李世民对薛仁贵说了这样的一翻话:“我的将领们都老了,朕不喜得辽东,但喜得卿(你)也。”并提升为右领军中郎将。
(第一次远征高句丽就这样无果而终,几年后,一世英名的太宗皇帝带着遗憾离开人世,但他也欣慰自己挖掘到一个将才,或许将来消灭高句丽就是他呢)
西元658年,高句丽王泉盖苏文病死,其子泉男生继位,但为其弟泉男健驱逐,特遣使者向唐求救,但自己完全没有考虑是“引狼入室”。于是高宗皇帝李治下令再次征讨高句丽,把老子世民兄当年的失败讨回来。以苏定方为主将、薛仁贵为其副将。这次征伐中,苏定方所部突击冒进(其实就是苏定方不满一个毛头小子居然比自己还有功劳)高句丽军袭击,形势危急,薛仁贵得知后,率军及时赶到,击斩敌首数百级,解救了苏定方,并趁势率军将高句丽军截为两断奋击,斩首五万余级,并乘胜攻占高句丽南苏、木底、苍岩三城。泉男生在扶余城宣布为王,看到唐军绝不是满足与金银女子财帛,便很快宣布与唐军为敌。面对突如其来的盟友叛变的变局,唐军将面临后勤补给线被高句丽军切断的危险,但薛仁贵亲率两千人,直扑扶余城,部将都以兵少,劝他不要轻进。薛仁贵说:兵“在善用,不在众”,于是率军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