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熬!(2 / 3)

变身香江 拼音的键盘 2211 字 2021-06-13

现在一心想要做的是写完《大国崛起》。

时间进入五月中旬,中大绝大多数的课程都已经结束,不少学生都在等着放暑假。

本来林静也非常期待着暑假的,因为她想着喜欢在假期外出旅行的音宁,或许会利用暑假回香港。但没想到的是,在临近暑假的时候,她收到了音宁的一封来信,很厚很厚的一封来信。林静收到的时候,还以为自己收到了一个包裹。

长达一个学期,间隔四个多月,终于是收到了音宁的消息,林静无疑是非常非常高兴的。她一边在心里轻声骂着音宁没心没肺,一边兴致勃勃的阅读起信来。

在信里,梁音宁絮絮叨叨的,几乎是系无巨细的描写着她的曰常生活,末了感慨一句,这种生活有多么多么的无趣。

林静翻来覆去的读了好几遍,等她终于是将这封信的内容都记在了心里,然后准备回信的时候,却发现信上竟然没有寄信人的地址。

到这个时候,她才想起,为什么信里音宁没有提到暑假的安排,为什么会在寄信人地址一栏,会写着这样一句话:短暂的相见不如不见,不见就不会思念!

看来这小妮子最近一段时间也没少读书啊,连仓央嘉措这个有名的情僧的诗句都知道了,还改写了一句放上来。

林静在笑骂时,想着,音宁大概暑假是不会回来了,而她也因为音宁没有写明自己的住址,就算想要去找音宁,也无法可想。加拿大很大啊,茫茫人海之中,想要找一个人,和大海捞针一样。

按捺下心中被来信激起来的无限的念想,林静在《大国崛起》之路上艰难的前行。

当暑假正式来临时,《海洋时代》第一稿,终于是让林静写出来了。

辅导着完整的旁观着林静写出来《海洋时代》的曲素幽,当看到这一部长达十三万字的初稿时,比起林静还要兴奋,她知道林静写这部《海洋时代》写得有多么的难,而《海洋时代》的价值有多高。

所以她建议林静将《海洋时代》投到《明报月刊》去。

曲素幽之所以建议林静投稿《明报月刊》,是因为《明报月刊》是香港所有的报纸杂志这些刊物中,最具学术地位,格调最高的刊物。

《明报月刊》建刊之始,便以“文化、学术、思想”为主,锁定以全世界的华人学者、知识分子为销售对象。金庸曾经强调,《明报月刊》的编辑宗旨,是“‘五四’时代的燕京大学式”、“抗战前后的《大公报》式”,能够以“严肃负责的态度,对中国文化与民族前途,能够有积极的贡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