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出这种话来的人,要不就是不世出的天才,要不就是个喜欢吹牛的庸才。
在张何欣然的眼里,林静这样能够在十多岁就写出三部小说,一部历史通俗读物的大一学生,应该是属于天才的。只是她虽然相信林静是天才,但此时此刻在心里还是不免有些许疑虑。
“是的,实际上我已经写了一点。”林静能够明白张何欣然的疑虑,所以也不着恼,反而是直接拿出《魏武挥鞭》的稿件,递给她,说:“这是其中的一部分。”
“已经写了这么多了?”张何欣然愕然的接过厚厚的一叠文稿,心里的疑虑顿时更重了。
这么短的时间,写出这么多的文稿,一时之间,她甚至怀疑林静纯粹是在敷衍她。
林静微微一笑,然后侃侃而谈道:“三国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是一个颠沛流离的时代,是一个苦难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的时代。在三国的历史上,风云变幻,沧海横流,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不知多少盖世英雄曾在那里大显身手,叱咤风云。正如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里面说的那样: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一番长篇大论下来,张何欣然虽然神色表面上还是淡然,但林静能观察到,她实际上已经微微动容。
于是林静决定再加上一把火:“三国是一个很有魅力的时代,但因为《三国演义》、三国戏剧和三国民间传说等的影响,三国的人和事很多都被戏说、歪说和邪说,形象被完全扭曲掉了。比如曹**,被人妖魔化;诸葛亮,被神圣化。我正是想要通过这部《品三国》,还原真实曹**,替周瑜辩诬,正说诸葛亮,重评司马懿……”
果然,林静这一把火烧下来,张何欣然就忍不住翻开了手上的文稿:《品三国》?纵论天下,闲话三分。细品是非功过,总结成败得失?
张何欣然看到“品三国”这三个大字以及下面一段小字,不禁在心里感慨了一句:好大的气魄!
半个小时之后,她合上了文稿。
“这部《品三国》写得很好。”张何欣然赞道,“品三国,正如你所说,品的实际上就是人生,是茶余饭后的悠闲,沁人茶香中的感悟。”
其实她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品三国》比《明朝那些事儿》写得更好。
“谢谢。”林静微笑答道。
“林小姐不必谦虚,这部《品三国》文稿,有着大众的立场、现代化的视角,娓娓道来时还幽默有趣,几乎都不用更改,就能直接上节目了。”张何欣然说,“写得出这样的文稿,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