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明》风潮 下(2 / 3)

变身香江 拼音的键盘 2217 字 2021-06-13

是要看史书和史学家的著作。”

更有历史虚无主义者,认为历史真相只有一个,但真正知道的只有月亮,因为几十亿年来只有它时刻盯着地球上的一举一动。可月亮没有思维,不会说话,所以历史真相注定是不能在任何一个人手上重现了,总而言之,历史真相它不在地球上!

也就是说,这部书就不应该出现,包括一切其它的历史著作也都不应该出现。

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红楼梦》的读者中,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银,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每一个人从自身的角度去看《明朝》,都会有属于自己的褒和贬。

所谓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除此之外,神通广大的《明报》竟然还采访到了钱穆。

钱穆,众所周知的国学大家。早在民初之时就有“南钱北胡”之说,南钱自然是钱穆,北胡说的是胡适。

钱穆早在1949年迁居香港,并创办了新亚书院,1967年10月,钱穆应蒋之邀,以“归国”学人的身份自港赴台。次年,迁入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之素书楼,同年,膺选“中央研院”院士。

最近十年来他隐居于台北市外双溪的素书楼,专致于讲学与著述,已不大问世事。

记者之所以会去采访钱穆,一来,林静现在就读于香江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名义上可以算得上是钱穆的学生;二来嘛,自然是钱穆曾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明朝的政治评价是:可惜西方历史这一阶段是进步的,而中国(明朝)这一阶段则退步了,至少就政治制度来讲,是大大退步了。

所以不少人认为钱穆是明朝黑。

读了《明朝那些事儿》的人,很容易就可以从中看出,林静是个明朝粉。

甚至有人评论说,《明朝》是为明朝翻案的一本“神作”,没有这部书,估计不少人一提到明朝,脑中就浮现“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朝代”这样一个糟糕的印象。

一个明朝黑,一个明朝粉,份量上林静当然不能与钱穆这样的国学大师相提并论,但偏偏林静是今年的年度话题人物。

港台通俗文坛能人辈出,武侠小说家有金庸、梁羽生、古龙、陈青云、温瑞安等,言情小说作家有琼瑶、岑凯伦、姬小苔、严沁、亦舒等,其它的如散文家林燕妮,李碧华,但能在林静这个年纪就开始写历史,而且还写出了新意(虽然只是笔法上的新意)的,却是没有。

所以虽然上述所有作家的名声都比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