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高校的旧同学,然后那边马上派代表过来团购,而且通常都是一买就几百上千册。
在出到第六期的时候,其它高校的学生为了更方便,干脆进行了预订,就像预订市面上的报刊杂志一样。
而就在第六期,新亚书院院刊的销售量正式突破两万册,一个令无数人瞠目结舌的惊叹册数,这个册数远远超过了各大高校校办的各种杂志报纸,比起一般的小报小杂志,也不遑多让,甚至尤有过之。
与此同时,新亚书院院刊的编辑室对院刊进行了一些改变,比如印刷工作,外包给了外面的印刷厂。比起学院自己印刷,印刷厂印刷得更加的精美,也更加的快速、便宜。
而且在那成千上万读者的强烈要求下,编辑室对院刊的内容也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动,除了校园要闻和史话这两个版块,其它的版块通通砍掉。
原来的院刊,在众多新亚书院的学子眼里就是一个蛋糕,虽然不大也不是太香太好吃,但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尝上一口。但现在,每一期的院刊,除了一些过时的“新闻”,已经不再刊登其它人的文章了,剩下的版块全部被《明朝那些事儿》给霸道的占领了。
只是这个改动得到了院刊的主编王立民教授的首肯,所以某些人士,虽然羡慕妒忌恨,却只能暗地里酸溜溜的说上一句新亚书院院刊已经不再新亚书院院刊,成了某一个人的专刊,有失公平云云。
《明朝那些事儿》在各大高校中刮起的一阵“明朝风”,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了向校外蔓延的趋势。
与各大高校有合作的《明报》,得人和之便,注意到了这股“明朝风”,一问之下得知是一部明朝历史读物在各大高校中流传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而这一步明朝历史得到广大的天之骄子的喜爱,在得知这部明朝历史读物的作者是林静时,《明报》迅速出动了记者。
它想要赶在其它报社之前,对林静进行采访。
和《明报》关系良好的林静没有拒绝采访,何况她确实需要这个采访。
一是,目前为止林静已经有了六七成的把握,《明朝那些事儿》在这个年代也能成为畅销书。而且就算估计错误,出版后至多也是无法成为畅销书,有良好的读者基础,能做到不会亏本,还会小赚一笔。二来,因为《英雄志》改编的武侠剧正在引爆收视狂潮,身为《英雄志》的原著作者,只要是关于她的新闻,都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正好给《明朝》做免费的宣传。
于是——
“天才美少女作家林静欲再挥大笔,描绘明朝三百年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