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工作者的一个莫大的肯定。
“还请查先生能够再答应我的一个请求?”
“请说,希望是我能够做到的。”
“给《昆仑》题写书名。”
后世的《昆仑》不是有梁羽生先生题字吗,穿越了,我就请金庸先生题。林静心怀不可告人的秘密,非常诚恳的对金庸请求道。
“只要你不嫌我的字写得差,倒是无所谓。”
最后的结果当然是金庸即席挥毫,写下了“昆仑”两个大字。
三天之后,金庸亲笔题名的《昆仑》出现在了《明报》副刊的小说版上,立即在香江引发了广泛的议论。
《英雄志》在《明报晚报》上的连载还方兴未艾,紧接着又是一部《昆仑》,更是直接杀上《明报》副刊,还得到了金庸的题字肯定,无疑让那些刊登有武侠小说的报社的编辑大跌眼镜。
而在许许多多普通的武侠小说爱好者的心里,金庸武侠小说的这个招牌是响当当的,毋容置疑的。他能够给一部小说题字,也就间接证明了那部小说的较高可读姓,尽管他没有在口头上对《昆仑》作任何的评价。
一时之间,无论是《英雄志》还是《昆仑》,都在一片叫好声中火爆得一塌糊涂。
林静的武侠小说备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不少眼热的报社的编辑一个个都行动了起来,开专栏请她在上面写稿。
已经完成了《英雄志》,只剩下一百万字的《昆仑》,林静对于那些报社的请求欣然答应,家里还有债务没还清呢,写稿赚钱势在必行。不过她这次不打算写武侠小说了,后世比较好的武侠小说,也就只有这两部。
既然那些报社都原意刊登有关她的东西,她何妨写一部言情小说去试一试,他们不是说她“不喜言情爱武侠”吗?
言情小说的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大多都是几十万,鲜少有超过一百万字的,写起来快出版快拿钱也快。况且言情小说号称女人的鸦、片,读言情小说的人的数量可一点都不比读武侠小说的人少。
报社对林静准备写言情小说也没有反对,那些报社的编辑认为,林静这个“武侠小说家”写言情小说本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喙头,根本就不必担心销量。
在确定写言情小说后,林静就决定写一部自个认为比较好。
在写《昆仑》之余,还要写一部言情小说,更要在写的过程中做不少大幅度的修改,让这些小说拥有这个时代的时代感,以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硬伤”,林静一下子又忙得天昏地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