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复制到其他国家。而在之前中国节目模式版权的概念在当时山寨成风的中国电视圈极其微弱。
像在国内数一数二的《快乐大本营》和《天天向上》为什么就不能形成节目模式把版权卖到国外呢?
这是因为国内的很多好节目不具备模式上的商业价值。《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无法形成模式,本质上属于脱口秀节目,靠主持人撑起整个节目,具体环节上是不确定的。无法复制。
像快乐大本营没有优秀的主持人引进来也是白搭,不会成功。
在《好声音》里,所有logo的形状、角度、海报设计、宣传片头、导师们拿着麦克风的手势、现场红色的背景,甚至导师所坐的椅子等整体包装和视觉元素都要与原版一样。
在节目第一期录制时。模板提供方的导演甚至要在现场观看指导,对灯光、布置、音响提出建议。学员方面,版权方则要求采用五分制,三分声音。两分故事。
说了这么多好声音其实和麦当劳是一样的,全世界所有的麦当劳都是一个模样。这就是可复制的概念,模式的概念。而中餐厅不能复制的。大厨一跑这家店口味就不好吃了。
陈林将《美国好声音》的创意向刘德桦阐述一遍后,见多识广的刘天王都拍起大腿赞叹这个这个节目的创意实在太棒了。
好声音的最大亮点就是平民化和四位导师。
所谓平民化是指节目不限年龄,从牙牙学语到80岁老太只要你认为自己歌唱的好就可以参加。光这个创意就足够让刘天王赞同了,因为目前还没有哪一档节目走平明路线,能够让普通人实现明星梦想。
其次节目中设置四位导师,请注意为什么称之为“导师”而不是“评委”呢,节目的参赛者称为“学员”而不是“选手”或者“歌手”呢?
从“导师”和“学员”这个字面上也就可以看出二者的关系,导师就有责任,有义务用自己的专业,同自己的学识教导,培养学员。甚至导师和学员一块成长,导师也可以在学员身上学到东西。
陈林还告诉刘德桦,四位导师的酬劳一共4000万美元,每位导师的酬劳都是1000万美元。听到每位导师的酬劳是1000万美元,8000万人民币连刘天王都呆了一呆。
8000万人民币,这——这实在是个惊人的数字。
嘿嘿~~陈林是在吓唬华哥,他很快又说出了实情,其实《中国好声音》对外炒作的导演加盟费用是2000万是假的,其实好声音导师是没有酬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