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三转一响(2 / 3)

拣宝大家 酸菜笋丝 2029 字 2021-06-13

么说。

阿成一愣,懊恼地拍了一下头:“哎呀!我忘记了。早知道直接拆手电筒的电池用一下好了。”

“呃!你家什么东西还能用这种电池?”店主好奇地问道。

“你忘记了?我家不是有一个很老的收音机的吗?”

“你现在还听收音机,太过时了吧?”那店主翻了一下白眼,心里暗道:这也太out了吧?收音机,好多年前就淘汰不用了。

以前七十多年代的时候,有台收音机,的确是很光荣,很有面子的事情。但现在拿出来,笑脱人家的大牙呀!

那时候也是穷,他们村子不讲究,但镇里面,当初是流行什么三大件的。结婚之类,讲究什么“三转一响”。三转,也就是当时的三大件,手表、自行车跟缝纫机,一响当然就是收音机了。

谈到这些结婚的年代秀,其实是挺有趣的。

每个时代都有人结婚,都得花费。时代在前进,结婚组曲也在不断变奏。如果说新时代的结婚,是一种对生活情趣要求提高的文化活动。那历史上的婚礼,主要是宣告一种严肃的社会衍生方式,以及新的经济组合形成。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人结婚很革命,也很简单,两个铺盖卷到一块,就算完事了。

六十年代的人结婚有点讲究了,得凑够36条腿,也就是说大床、衣柜、书桌、椅子这几大件木头做的家具可不能少。

这店主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人,六十年代的时候,他还很小,没能体会那种简单的结婚方式。但他会经常听他老母亲埋怨,当初他父亲娶她的时候,还缺着几条腿。

那时流行“36只脚”的说法,一个男孩子要结婚,家里必须得具备大床、大橱、五斗橱、床头柜、方桌和4把椅子这样一套总共36只脚的家具。

新家具是凭结婚证明,排队供应的。也不知那时家具厂的设计师在想啥,那36只脚一套的家具样子几乎雷同,好像部队里供给制发放的一样,大多上深色油漆,很少有人喜欢买“清水”或奶白色的家具。

或许,大家都存着一种家具传代的想法,希望耐用度要高,此生再积蓄到“巨款”换家具几乎成了一个遥远的梦想。

很多经历过七十年代的人都会觉得经历了一场“浩劫”,特殊时期刚刚褪去的骚动,变革带来的新生活的未知,改变着这个时代国人的生活。七十年代的人结婚要会“转”,要购齐了“三转一响”。

“哈哈!你可能不知道,我家那台收音机是宝贝,值好几万。”阿成这语气,分明就是显摆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