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吃了一顿饭,趁还没天黑,杨帆跟张茜乘坐郑忠阳的车子回到市区。杨帆先将小妹送回学校,自己则是在附近住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杨帆来到朝.阳市的古玩市场。人家这里做得要比登丰市规范化,虽然规模不大,经过改造,按照现在商业管理模式,所有古玩集中在一栋大楼,如同超级商场一样。
里面分成一个个小店,也有专门摆摊的区域。杨帆走进一家专门交易文房之物的小店。这个店不大,只有三十平方左右,摆满了各种“文具”。
“小兄弟,需要点什么?”看店的是一个中年妇女。
杨帆发现,这里的东西看起来几乎都是新货,但很多都是高档货。四大名砚摆在前面,尽管不是顶级的货色,但一方砚台也要好几万。毛笔种类非常多,做工跟材料都是一级棒。墨锭……
“我先随便看看。”杨帆开口道。
老板娘点头,提醒道:“那你随便看,那些易碎的尽量不要碰。”
那是笔洗,瓷做的,还有一些印章,硬玉做的,都不便宜,生怕这个年轻人弄坏赔不起,先提醒肯定没错。
“晓得!”
看了会,没发现适合出手的物件,有点失望,杨帆正要离开,但目光扫过角落的货架。那儿是一大捆的纸,有点发黄。
“老板,这纸怎么卖?”杨帆询问道。
“那纸不值钱,五百块你抱走算了。”
她记得,那玩意摆了很久,一直没什么人留意。当然,白纸恐怕也没什么人喜欢,毕竟看起来似乎沾了水,有点发黄、发霉等。
“两百吧”杨帆开口道。
“这纸怎么说都有点历史,那么大捆,两百不行呀!加一百吧!大家也别扯来扯去了。”老板娘喊苦道。
杨帆点点头,爽快地说道:“那行,给我一根绳子,我绑起来。”
出了店门,杨帆有点欣喜。那么容易就得到如此多古代精品纸,运气委实不错。这一大捆,还是明清时期的御用纸张,放在古代也是很顶级的。
他知道,明清以来,生产了大量高档艺术加工纸。这些纸张原料讲究,制作工艺精良,花色品种繁多,大部分是御用专用纸。这些形式装饰美,有极高的艺术的纸随着明清赏玩珍藏之风的高涨也被文人墨客们所鉴赏收藏而不用之。
对其他人来说,鉴别古代各种纸笺的水平,首先要熟悉掌握各个时代纸质和各种纸的制法特点、形式、装饰图案等情况,再利用现代专门的分析仪器,进行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