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听说柳家还有人在,只不过一直躲在城里没敢暴露关系。
唔空的爷爷孙勿凡每次回想起过去,都感叹柳家祖上同样的大顺军队后代,虽然一段时期同室操戈很不仗义,但是最后沦落到这个地步也让人惋惜不已。
最后,更是教训唔空这些孙子辈儿的人要惜福,一家人不在于有多富裕,但是一定要过的快乐健康自在,要会享受生活。
唔空年少的时候对此不太理解,但是此时此刻,他已经完全领回了爷爷那些话的深刻涵义。
唔空也做到了,他放弃了看似繁华富足的大城市,回到了家乡,开始自己全新的生活。
出租车载着路边的游客高高兴兴的离去了,唔空站在地面上,看着熟悉而又有些不同的小山村,露出了久违的笑意。
还是那熟悉的田地,绿油油的麦田在风的吹动下好似海浪一样,一波又一波起伏,散发着麦子的清香,一下子让唔空想起家乡的美食。
古朴明清特色的建筑保持完好,也多亏了这片地方是旅游热点儿,否则早就被拆光了吧。不过,这么去年看到了现代二层楼不见了,村里似乎都变成了明清时代风格的建筑。
唔空突然想到又一次家里人说是村中规划,此时看看村中一片明清味道,他就明白规划是怎么回事儿了。
其实想想也不奇怪,唔空家乡所在的小山村本就处于五老山下,每年过往游客不知多少,当地干部脑袋不开窍的话那可真就有问题了。
不过,唔空对此是认同和感到高兴的,家乡这片古朴的热土,与其盖上二层楼小别墅那种建筑,还不如统一规划恢复明清时代的风光。不仅当地人得益,能够有个不错的居所和环境,也能带来不错的经济收入。
唔空家里也是这样,附近有着自己的麦田,每年产粮不少,但这却不是唔空家的主要收入。相反,为来五老山的游客提供住宿、饮食、导游等各种服务,才是唔空一家人乃至村中人的主要收入来源。
唔空沿着街道走了几十米,就来到出边靠近公路的一个青砖院落,一个明清时代小户人家的院型。
唔空儿时记忆中这是一个很古旧的建筑,三十年前唔空父亲独立门户的时候搬了进来,最后娶了唔空的母亲,成家立业,最后剩下了唔空,他就是在这里长大的。
谁能想到本来偏僻破落的院落,却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鼎盛,旅游热潮的澎湃,成为了村中路段儿数一数二不错的地方呢。
在唔空刚上高中的时候,家里院落就大修了一番,古朴特色保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