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道姓要排除他一个人,这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这无疑是在侮辱他!苏文殊心里翻涌着强烈的愤怒!不就是说他没有外交礼仪,没资格见兴华皇帝吗?
想他堂堂世家子弟,从小到大何曾受过这样的侮辱!
但是,苏文殊的愤怒,在场却没有人给他“伸张正义”,相反,好些个使臣甚至还觉得,兴华帝国人倒是做了件好事。
比如安文进。安文进听见苏文殊的怒吼,明面上并没有什么反应,但其实内心却是在暗暗叫好。
在安文进眼中,苏文殊真的是个不稳定的因素,很容易节外生枝。若不是苏文殊的家世雄厚,他怎么会有机会加入使节团,又怎么会有人一直忍耐着他这般骄横?其实都是看在他家族的份上。没了苏文殊,也许使节团觐见兴华皇帝,就不会出什么岔子,也就会更加轻松一些。
安文进没有理会苏文殊的不满,而且,他心里还惦记着其他事,也不想看着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就只是转身对在场的众位使臣说道:“剩下的一个觐见兴华帝国皇帝的名额,我不做主,你们互相协商,挑出符合条件的人后,再把人选告知我就是了。如果不能决定,我们使节团就来一次众望所归的投票,谁的票数高谁就获得名额。”
安文进说罢,也不多说其他,就自顾自地走回自己的房间。
所谓的“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就是他口中所说的剩下的那个名额,他可以预见,使节团的人,必定将会为了这一个名额发生内斗。
安文进回到自己的屋子去写奏折,向朝廷汇报使节团的进展,这是出使的惯例。使臣毕竟是代表朝堂出使他国的属臣,所言所行,自然是需要向皇帝陛下汇报的,所以,只要不是距离太远,每隔一段时间,安文进就会向夏国君臣汇报一次。
按照常规内容写完的奏折,安文进倒不着急送,他还要等房间外面那帮使臣把第二个名额确定下来,再把这次要上奏的最重要的内容——兴华帝国魏英才所表达的意思,尤其是魏英才规定觐见兴华帝国皇帝陛下名额的事情,连同他和另外被待定的名额归属,一同详细写进奏折里,上报夏国皇帝。
似乎外面还没有确定,要不然,该早就有人进来向他汇报了。安文进又等了一小会,见外面还是没有动静进来,嘴角一扬,自然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但即便明了,他也不打算开口催促,只是吩咐旁边的仆人,冲了一杯茶进来,一边喝茶,一边继续等待。
可直到安文进把茶都喝完了,还是没等来他要的消息。看来,权欲果然是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