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帮他渡过了难关。
这份恩情,直至今日,安文进犹记在心。因此,当年轻人说出他正是佘大海的儿子佘君之时,安文进自然对他放下了戒心。
听到佘君的话,安文进马上点点头,转身示意副使他们先回住处,而自己则只带上两名随从,便跟随佘君身后,一同离去。
几人在佘君的带领下,迅速拐进了一条小巷子,穿街过巷,最后到了一个小四合院的门前。
入内后,安文进果然见到佘大海。只不过,佘大海看起来并非旧日的健壮魁实,反而是状态不好,卧病在床,起不了身。
安文进心中一紧,万不知离别多年,佘大海竟这般光景,而自己却丝毫不知,这忽视了恩人的内疚顿时涌上心头。他快步走到佘大海床边,问道:“佘大海,你这是怎么了?”
“前些年,兴华军进攻阳城的时候,受的伤。”佘大海一见旧人,也是双眼顿红,尽管早有准备在等着安文进的到来,但真的实实在在地见到老朋友时,他还是忍不住有些激动,声线明显有些抖动。但堂堂男子汉,毕竟不是娇柔女子,诸多离愁别绪的,反而都不自在,便简单地回了安文进的话。
两人说话间,佘君体贴地扶起父亲佘大海,以便他更为容易地和安文进说话,在佘君的帮助下,佘大海撑起了身子,靠在床头架坐起来,对视着安文进。
“辛苦你了!”看着佘大海有些艰难的动作,安文进忍不住有些忧伤地叹道。
一句话,让两人不由自主地又沉默了起来。所谓千言万语,不知怎么倾诉。
顿了顿,还是安文进打破了沉默,转移了话题,说道:“佘君找我,说你有什么东西要交给我?”
“哦,是两份名单和一份秘密信息,是这一二年,我借着兄弟们的光,收集整理出来的。两份名单当中,一份是关于阳城的所有世家当中,已经确实攀附兴华帝国、并且拥有兴华帝国议员身份的人员名单。根据调查,这些已经叛离夏国的世家,他们不仅参加兴华国的议会,而且还多次配合兴华国推行制度,以助兴华帝国稳定统治;另一份名单则是一份志士名单,都是像你我等仍然效忠夏国朝堂、并且愿意留守以迎回夏军、让阳城恢复夏国统治的同志们,我希望安大人,能够帮我把名单呈给大人们,让他们记得我们这群忠肝义胆的夏国人。至于最后这一份,则是一份秘密府库的藏宝录,里面大多是阳城各处私藏的兵器与粮草,只要夏国的军队攻破阳城,就能得到补给。”佘大海一边说,一边示意儿子佘君拿来他口中所提的文书,交给安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