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既然这是参谋部参谋的内部讨论,他们讨论结束,自然会给出一个相对靠谱的结论,里昂倒是不用急着参与其中。
果然,又过了一会儿,这些参谋军官似乎总算是讨论出最终的结论,参谋长官整理好讨论的所有要点,给里昂提交了一个作战计划。
“将军,我们的作战计划,主要是以泰安城为中心,构建三层防御体系。
第一层防御,是为地雷阵线。但我们认为,无须在主要道路埋设地雷,而是改道而行,在城外的主要道路周围,埋设地雷,布满道路两旁。这样自然就会给夏军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逼得他们最终不得不只从城外要道的正道上进城向我们发起进攻,而无法使用诡计,从道路两旁伏击我们。这样一来,就便于我们集中火力应对,而无需分散兵力;
第二层防线,就是重机枪阵地。将敌军逼到主道上后,我们将会在主要的关口,架设重机枪,只等他们自投罗网……
第三层防线,才是迫击炮攻击阵线,以攻代守。我们的迫击炮,比敌人神武小炮的优势,在于我们的迫击炮攻击路线是抛物线,可以把迫击炮藏在城中,伺机攻击……”
“很好的作战计划!我想,这样的计划,对泰安城居民的伤害也是能更低一些。”里昂仔细听取了参谋军官对作战计划的详细解释之后,当即觉得是个妙计,顿时脸色一悦,给与参谋军官一个肯定的赞许。
得到了里昂的赞同,参谋军官心中当即也是热血沸腾,更是激情满溢地补充道:“谢长官!我们还觉得,在战争爆发前,应该把外围的居民,移动到城中聚集起来并安置妥当。一是可以近距离保护他们的安全,免除我军将士作战的后顾之忧,免伤无辜居民;二来也能够防止敌人派出潜伏人员,在居民中进行破坏,分扰我军的注意力。”
“好,我同意这个作战计划!外围支援的部队,以魏英才部为主力。他整合了新兵,战斗力应该恢复了不少。”里昂对于作战计划是百分百认同,当即赞许,并加以补充。
指挥部内,众参谋军官想了想里昂的建议,纷纷点头。魏英才是江州兴华军的副指挥官,由他的部队,给夏军插最后一刀,确实是比较合适的。
得出作战计划,里昂随即就毫不耽搁地,把他们的作战计划,通过电报,发给国防部,进行备案。
这是兴华帝国的国策要求。兴华帝国国防部,虽然不会对前线对战事作出的战略部署擅自插手指挥,但是必须保证随时掌握各战事的战略计划,以便国防部掌控大局,统筹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