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官场的潜在法则?任何于民有利的良策,如果是他们先于皇帝而提出的,未免有功高盖主的嫌疑,那也一样会给自己招来麻烦。
因此,这些大臣,选择了不同于肖栋梁的,更为自私自保的做法——只为自己的家族考虑,只为自己的仕途考虑。
事实上,他们不仅仅是此时此刻选择自保,他们当中大部分,更是早就不约而同地采取了一致的做法——囤粮。相比于肖栋梁此时还在忧国忧民,他们当中不少人,动作可快多了。
早在一周前,中州东州的一些富贵人家,已经消息十分灵通地,开始囤积粮食了。而且,他们除了囤积粮食防备战事之外,还囤盐,囤金银,以待乱世的到来。不仅如此,一些深受夏国皇恩的勋贵,也加入了发国难财的行列。
简而言之,肖栋梁所担忧的问题,其实已经隐隐开始有了苗头了……
江州,壶关以东三百里官道上,里昂站在一块界碑前,踌躇不已。此时,在里昂的身后,正是他亲率的一万五千士兵的兴华军主力部队。
这支部队,正站在官道上,这官道上有一条小岔道,沿着小岔道一直走,距离界碑大约一公里的地方,就是花梨镇。
“司令,前面是花梨镇。它是距离壶关最近的一个小镇。上一次,魏长海将军为了要尽快攻下阳城,并没有率军进花梨镇。”一名兴华军官向里昂报告。
里昂闻言,点点头,遥看着远方,下令道:“这一次,我军出征江州的目的,不仅仅是攻打阳城,还要开疆扩土,以便帝国统治这片土地……既然花梨镇属于帝国的小镇,那么我们就应该看一看花梨镇,让花梨镇的人感受一下兴华帝**队的强大。”
随后,里昂还从兴华军官的口中得知,花梨镇只是一个有数百户百姓的小镇,如果一下子让一万五千士兵全部进驻这个小镇的话,恐怕因为士兵的数量太过庞大,而导致小镇吃不消。因此,为了消除花梨镇被迫容纳军队的压力,里昂命令兴华主力大军,在花梨镇外就近扎营,然后,他只是派遣一支千人团的兴华小分队,先行进入花梨镇。
带队的军官,是一名年轻的军官,名叫吴俊杰。
吴俊杰,曾任云州军团营长,此前魏长海的部队在出征的时候,吴俊杰也是随军的军官之一。这一次,征伐江州的这场战事,更换的只是全军统帅,并不是像吴俊杰这样的下属军官,所以吴俊杰仍然跟在里昂部队里,继续担任军官。
只不过,这一次随军出征,吴俊杰的心态,和上一次相比,就有了很大的差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