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是因为跟贝尔肯公国之间的国境线是崇山峻岭,是以不得不投入了山地步兵进行攻击以外,其他的四个国家都一口气地将正面堆上了所有手头能用的陆地战舰舰队。得益于临近贝尔肯公国的缘故,这几个国家在压力之下同样在陆地战舰的技术与工业生产线上有着自己的优势,同样也是位于大陆最先进技术国贝尔肯公国之后的第二梯队,与第一梯队的贝尔肯公国之间的差距并不大。基本上属于“啥!你贝尔肯有这种东西了?那老子咬咬牙也能搞!”原本新型陆地战舰的出现就没有出乎这几个国家的意外——他们也就差临门一脚了。但是浮空战舰的出现则是意味着贝尔肯公国完全将他们抛在了远远的后方,这帮家伙连这个浮空战舰是如何浮在空中的也只有一个最简陋的估计——反重力法阵。但是要将如此大的东西浮在空中,所需要的技术跟能量这些国家根本想不出该如何解决......
四个国家加在一起。陆地战舰在数量上绝对比贝尔肯公国要多,说起来原本公国单独都是随便碾压任何一个国家,就是两个一起上也有质量上的优势,但是四个一起来实在是搞不定——原本这些国家都有着矛盾,公国完全可以拉一派打一派,没想到这一次五个国家联合了。虽然公国有着质量上的相对优势,但是数量上的劣势使得他们在开战之后一周就丢掉了边境地区,挺近最远的弗兰王国都已经向着贝尔肯公国腹地挺近了一百公里之远。
虽然丢掉了五分之一的国土,损失了三分之一的陆地战舰与配属的士兵,但是贝尔肯公国现在总算是稳定了战线,最起码不会一天就丢掉几座城市了。而且位于海岸线的工业区现在玩命地投入转产,而国内的民心也在一再地爱国宣传之下被鼓舞了起来,大量的青壮年入伍,弥补了原本的人力损失,但是新的陆地战舰还需要时间来生产,所以他们目前是无力发起反击的。而那五个国家除了哈布斯堡王国之外,也纷纷地进入了全国总动员的境地,大量的青壮年被征召入伍,工厂里三班倒地开始生产武器与战舰,同样也有很多贵族子弟自愿从军,充当军官阶层,几个国家也投入了全部的力量,准备给贝尔肯公国决定性的一击——起码在他们的浮空战舰成型之前必须给贝尔肯公国决定性的打击。
格兰森首相临危受命,原本只不过是过度首相的他在这段时间里表现的相当不错——冷酷地签发一道道让军队死守拖时间的命令,然后强行烧毁炸毁后方的城市、交通线以延缓敌人的推进,用强硬的命令让国内的工厂用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投入军工生产——当然最严厉的命令是保障了浮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