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龙床极其熬火,做了近十天的饭才烧完,这和后来庙里的大禹王神像的遭遇是一样的,“文/革”前后,神像全被摧毁,泥塑的被捣掉,石雕的被砸碎,木刻的大禹王神像也被拉下神坛,用斧头劈坏,扔到了街东村部,村部冬天开会,天冷便劈一块神像来烤火,据说一烧满屋香气,一直烤了一个冬天才烧完。
离龙王庙行宫不远的北边有两座小庙,一为佛家,供观音,称观音堂;一为道教,供天后娘娘,称惠济祠,因道姑和尼姑都是女人,老百姓便统称两个庙都叫奶奶庙。
龙王庙行宫被粮食部门征用后,汗牛充栋的经卷、碑帖都被运到了这里存放,当时奶奶庙正殿和两庑中都被塞满,无人过问,四周的农户起初都去扯回来当手纸,因为多是宣纸,毛边纸,纸质绵软,所以很受欢迎,后来渐渐发展到扯回烧锅,火旺而无烟,村民争先效仿,曰久天长竟然一空。街头村老会计一曰做账,因无演算纸,想到奶奶庙拿些经本,可是一开门才知已是空空如也。(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