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打斗特效、优秀导演的思想和完美的剪辑等等因素综合在一起铸就了本片的莫大成功。
回头再看《钢铁侠》。
作为华人导演,易飞扬第一次执导如此大片,除了追求特效完美之外,他甚至将最钟爱的香港动作电影元素融入其中,那个从跨下穿越实施攻击的镜头,让人联想起很多部经典的香港武侠动作片。比如说《方世玉》,《黄飞鸿》等。这部戏的动作场面几乎都遵循着易飞扬的套路,爆炸、火焰,接着一辆车从火焰中冲出,高楼坍塌……很少有人会认识到,这部戏实际上正在引领一次电影技术的新革命。
功夫。一直都是香港动作片中的王牌,素以“快”“狠”“准”闻名,不过作为第一华人导演,易飞扬却在强调钢铁侠“功夫”的“快”时,也展现出了一种极慢的美。比如说有一段戏恐怖分子冲他疯狂扫射。易飞扬就直接让那些子弹和炮弹停顿下来。仿佛凝固在了空中,然后镜头不断地转动。从而360度地让人们观察了这段优美的慢动作。
人们欣赏这段镜头,就认为这理所当然就该是这样的,但只有易飞扬知道这是怎样生成的。那是因为他的想法是,漫画书可以呈现许多漂亮的镜头,它可以让动作静止。易飞扬的灵感就来自于此,慢镜头可以让动作场面看起来更有质感。所以他就想出一个办法来达到这个效果,拍摄时运用移动摄像机的方法,尝试以很慢的速度拍摄一个目标,然后以正常的速度移动摄像机来环绕它。
一开始的时候,大家伙想出了一个大胆的主意。将小型的发射器绑在摄像机上,这样摄像机就可以以非常快的速度移动。但试验证明这个方法是行不通的,有摄像机在半途中突然爆炸。
后来梦幻娱乐的特效总监斯坦-温斯顿提出了一个方案,就是在拍摄目标周围摆满一圈的摄像机,这能让摄像机连续地快速捕捉每个镜头,然后再对这些镜头进行处理。之前的特效几乎全部仿照电视广告,音乐录影带或其它电影中的方法,而这个特效不同。它不仅显示了它的独特魅力,也成就了《钢铁侠》中最佳的特技时刻。
总体来说,正是因为易飞扬这种精益求精的特效精神,使得《钢铁侠》的特效技术要比《蜘蛛侠》高出一筹。这不仅源于易飞扬对动作片特殊的把握和处理---不要忘了,前面说过,中国人是最善于拍摄动作片的,尤其将武侠中的高难度借鉴到了这部戏中,钢铁侠和钢铁怪物都成了武林高手,一拳毁掉一栋楼,一腿踢飞一架飞机,可以说,易飞扬将新武侠电影中元素都用到了这部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