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喧哗的嘉年华会。
就像死去的大象亨利所宣传的那样:“让这个圣诞色一点。”
现在,易飞扬做到了!
……
在洛杉矶放映后的第三个月份,《拯救女兵瑞秋》仍然持续吸引大批人潮,票房收入不断再创新高。
根据美国电影杂志在1999年3月18曰发表的报导中提到,巨星电影院在星期五下午的场次全部客满,外面等待入场的观众还在大排长龙,其中有单身女子、年轻情侣和中年夫妇,还有几个提著购物袋的老妇人。
一部**电影竟然能够吸引各种身份年龄的观众,这实在是非常不可思议。
以前的**电影大都是一些单卷短片,只能够在地下**戏院放映,专门提供特定族群前往观看而已。
《拯救女兵瑞秋》却是一部结构完整的剧情长片,有比较高的制作水准,最重要的是融合了许多感人的战争桥段,对于**电影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所以能够让一般观众比较容易接受。
《拯救女兵瑞秋》从1999年开年开始,就横扫主流电影市场,隐约已经成为上半年度最卖座的电影之一,这种盛况激励了纽约时报的记者普雷曼-霍尔斯,在1999年3月25曰发表一篇标题为“**风潮”的文章。
普雷曼-霍尔斯在文章中详细描述到**电影如何曰益茁壮,并且在派拉蒙和狮门影业两家电影公司的力推下成为社会新风尚,而作为这部戏的缔造者,中国易---易飞扬,无疑成了这种战争**电影的代言人。
一批二战老兵,还有越战老兵按耐不住了,他们反对这种将**包装成战争的电影,认为是对战争题材电影,还有战争题材故事的“亵渎”。
这帮人的反对受到了美国右派政斧的支持,实际上右派政斧真正不能容忍的是“易飞扬”这个华裔导演的存在!
于是在政斧的干预下,《拯救女兵瑞秋》在R限制级的基础上,被恶劣地分到了NC-17级,然后又从NC-17级,直接降到了X级,也就是说不再允许大院线上映此片。
这条禁令规定得到了北美23个州的联合支持,但是对于广大的民众来说,“禁令”的意义就等于是“必看”,政斧的禁令在无形中却是帮《拯救女兵瑞秋》作了最成功的免费宣传。
主流电影评论界本来都忽视《拯救女兵瑞秋》的存在,这种新型态的战争**电影让他们十分困惑,而无法给予正确的定位。后来随著观众人潮的逐渐增加,各大主流报章杂志才纷纷加入报导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