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自己和别人。否则的话,就没有必要有姓这个东西的存在。
但在发展之初,并不知道是由于哪一种原因,以至于最终产生了两种结果,一种的直接逻辑是:我虽然可以和你团结协作,一起捕猎,一起抵御风险,但是我自己的利益,一定要摆放在集体的利益之上,想要让我牺牲自己,成全大局,想都不要想。
在这样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名字在姓的前面,表明只有有了各个独LI的个体,才会有整个部落,而即使是部落没有了,我还可以和其他人重新组成部落,因此自己一定比部落重要。说到名字和姓的关系,在最初的时候,解读出来,他的意思就是这样的:某某人属于某某部落。
一部分(姓)是和其它部落区分开来,表明自己是这个部落的人,另一部分(名)则是要和本部落当中的其他人区分开来,表明自己是小花不是小明。
另一种结果所导致的逻辑却是:我们必须要团结起来,才能抵御外来的侵害,否则的话,如果只有一个人,那么一定是连生活都生活不下去。就比如去打猎,遇到野猪,一个人肯定无法猎杀。在这种情况下,集体的力量,就显得异常重要。因此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首先都必须要维护整个部落,否则一旦部落解散的话,我们必然都无法生存。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也就产生了完全不一样的结果,最终,部落的名字,要放在自己的名字前面,用来表示部落比自己重要,也就是某某部落的某某人。
两种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完全不一样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若说哪一种一定胜过哪一种,绝对是大错特错。
不过,其中的一种是逻辑性的,另一种是跳跃性的,从两种文化的发展过程当中,倒也是完全能够充分的证明这一点。尽管暂时为止,还没有哪一个人能够将哪一种跳跃性的文化,统一整合起来。
不过,说到不能够统一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地体系,未必就不是和这种跳跃性的文化有关。毕竟,文化本身就是跳跃性的,就和电子层或者能层不连续移动必然跃迁一样,实际上,这个世界所有一切的基础,发展到微观方面,又何尝不是全部都是跳跃性的。
就比如最基础的光子,光子的存在,显然也是表现出一种非连续的特征。而如果想要以逻辑性的文化,来解释跳跃性的思维,却是绝对没有任何办法能够做到的。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虽然说眼下逻辑性的思维占据主导,但是就目前来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逻辑性的思维,显然差不多已经走到了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