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
孙权点点头。
鲁肃继续道:“这说明刘备在忌惮吴侯,若吴侯是刘备,吴侯会真的把所有主力抽调去驰援关中否?”
孙权迟疑片刻,摇摇头道:“必然不会,最多抽调数万人,荆州必须有足够的兵力。”
“那就是的了。”
鲁肃说道:“但曹操势大,驰援的人少了,又怕不能胜,所以刘备才顾虑重重,才会逼着吴侯去打合肥。吴侯去打合肥了,兵力就不足以攻打荆州,他才会放心大胆地把荆州兵力抽走去与曹操争夺关中去。”
“这......”
孙权犹豫道:“难道孤真要与曹操死战?”
鲁肃劝道:“不仅要死战,而且最好是能把淮南夺下来,这样一来刘备会更加放心,二来有朝一日吴侯若真能谋取荆州,则淮南江东荆州连成一片,治下何止千万,兵马雄厚,或有吞并北方之势。”
吞并北方?
孙权呼吸一下急促起来。
四家当中,他势力排名第三,而且和前二差距极大。
但如果能够趁着曹刘在关中打仗的机会,一举把淮南、荆州这两块要地占领,那他的势力将瞬间增强何止一倍?
只是听起来很美好,现实也很残酷。
因为一旦他真这么做了,曹刘即便在关中打得你死我活,下一秒恐怕立即就握手言和,然后提兵杀来了。
所以孙权冷静下来后,连连摇头道:“孤若真这么做,那曹操和刘备岂不是立即一个从巴蜀出兵,一个从河南出兵,两面夹击于孤了?这巴蜀尚有大江三峡可以防御,可南阳和淮南,一马平川,孤如何能挡?”
鲁肃说道:“因而不可一蹴而就,此番吴侯可以应下刘备此事,然后耐心准备,待时机到时,出兵淮南之地,与曹军对峙。等拖延一些时间,破灭合肥,寇略寿春,刘备自会对吴侯放心,等荆州空虚,忽然主力尽退,然后出兵荆南,先得南州,再取荆北。刘备得知此时,必然回防。吴侯可联系曹操,愿意与曹操结盟共击刘备,希望曹操能拖住刘备大军,待我们平定整个荆州之后,便可北据南阳,西镇三峡,阻拦刘备大军。此时吴侯再与刘备议和,共击曹操。有了荆州,再安稳休养生息两年,刘备出汉中寇略关中,主公出南阳淮南寇略河南,至此天下三分,主公基业便成了。”
“先和曹操结盟,再和刘备议和?”
孙权愣了一下,然后迅速低头思索,开始陷入沉思。
他算是个合格的政治家,自然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