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宫来议论对策。
反正想让薛仁贵违规发符下令,根本不可能。
薛仁贵不论怎么劝,那都是油盐不进。
高护压制着怒火,最后也只能无功而返。
韦皇后已经被从上阳宫接到了九洲池西洲上,几位年幼的皇子也被接来,高护最终选中了八岁的十四皇子,准备以他为储。
可现在枢密院这关总过不去。
没有枢密院的兵符调令,就算中尉们在禁军诸营,可也很难调动兵马。
高护无奈,只能一个个试探,看谁肯合作。
一拔拔的心腹派出宫,将东西两府的宰执们骗进宫来,还有翰林院、御史台、转运司的长官们,甚至他还派人去把在京的两衙诸卫军的大将军、将士们也都给召入宫来。
总会有人肯合作的吧。
时间一点点流逝,局面始终打不开。
皇帝依然昏迷不醒,御医们的治疗没有半点进展,好在皇帝病情也没有更加重。
但高护知道,自己也不可能拖太久,没那么多时间了。
他已经考虑,是否干脆把两府宰相以及两衙大将等一起召到圣人殿外,然后直接就把韦后和十四皇子推到众人面前,直接假传圣旨拥他为太子,先生米煮成烹饪再说。
但这也还有很大的风险,就是一旦这些重臣们提出异议反对,到时高护怕自己根本压不住他们。
毕竟宦官们虽然如今权势日重,但威望却远无法对抗两府宰执们。
一旦事情不顺,到时可能就要完全丧失这难得的主动权,所以高护的打算一直都是先掌握兵权。
只要兵权在手,宰执们就算反对,他们依然还能来硬的,可如果不能掌握兵权,到时怎么办?
······
萧家不肯合作,韦家倒是心动,可问题是现在韦家势力太弱,在中枢几乎没有什么重要的位置,仅靠他们,没什么作用。
这时,高护甚至已经在考虑,是不是当初打算错了,也许应当一开始就选萧氏合作呢?
头痛万分。
忽然,一名中年宦官慌乱的奔来。
“阿耶,不好了。”
“何事慌乱?”高护咬牙怒骂。
绯袍中年宦官奔到高护面前,“秦家,齐国公秦俊带着程处默、牛建武、尉迟宝琳、秦怀道等一群勋戚,领着数百家兵杀奔北门了。”
高护心中慌乱。
表面还故做镇静,“他们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