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大都护之职,然后让文泰任副大都护。”
大都护府,源出汉代,大唐已经有安北和安南两大都护法,大都护府比大都督府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大都护府有都督监护异族藩属之意,意味着控制力比大都督府要弱,主要针对沿边新开拓归附之地。
安北大都护府设在长城外的漠南、河套一带,而安南大都护府设在天之南的交趾。
“等时机成熟,可派一位上将军前往高昌任大都护府长史或司马之职,并率一军屯驻高昌,都护高昌,就说是保护高昌免受突厥、铁勒之迫。”
两人一唱一喝,倒是已经想着如何把高昌给吞入腹中了。
魏征在一边听着直皱眉头,怎么能这样呢,太无耻了。
房玄龄、戴胄等一干宰相,倒都是实用派,管那些做什么。
转眼到了午间。
政事堂有堂食,菜还很丰盛,八个菜,四热三凉一汤,这是李世民钦定的标准,虽然曾经魏征一度反对,认为宰相堂食过于奢侈了些。可李世民认为,宰相为国执掌政事,太过操劳,当然得吃好点。
反正一天就一顿堂食,这笔餐费他特批从他的内库中拔取。
因为皇帝有钱,所以魏征反对也没用,等后来魏征加了参政衔,也有资格吃堂食后,立马觉得真香。
这八个菜确实够香,既美味又好看,天天还变着花样吃,吃堂食真是种享受。
今天的堂食也不例外,因为还在过年期间,皇帝特旨加了餐钱,于是御膳房更是费了心思,做了八道特色菜,都是藩邦外国的菜式。
食堂里,宰相们一人一几,每人八个菜,分餐而食。
皇帝还特意给宰相们准备了点酒,因为是工作餐,酒只有一杯,但也是名品,更别说还有餐后水果,茶点。
边吃饭,还能顺便聊聊工作。
宰相们吃的是御膳房送来的小灶,但政事堂五房的堂下吏们,则就只能吃政事堂食堂里厨子们做的四菜一汤了。
也还算是很不错的,这些堂下吏虽说都是吏员,可毕竟是大唐最核心中枢的吏员,因此都是出身不错的名门士族,或者极有才干的吏员抽调上来的,俸禄也比同级别的其它衙门吏员高的多。
而实际上,做为政事堂的吏员,他们还能享受到长安京师其它衙门不少官员都享受不到的好处,有不少的正当的灰色收入。
更别说,做的好了,资历足,外放起码也是县丞起,是个很不错的出身。
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