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听调不听宣(3 / 4)

贞观俗人 木子蓝色 5685 字 2021-08-13

,毕万则流落晋国,后受封魏地,其子孙后来便称魏氏。冯家这一支,因为得到了冯乡为邑,便以冯为姓。

西晋永嘉之乱时,冯家迁到了辽西,在西燕国慕容氏麾下为将,西燕亡,冯家又为后燕臣,后来冯跋发动政变,弑后燕国君改建北燕,自立天王。

后来北燕被北魏攻灭,北燕国君冯弘带着臣民逃奔高句丽,为图谋反攻复国,命其子冯业带三百人浮海南下投奔南朝刘宋。

后来宋文帝念冯业有功,封冯业为怀化侯,授为新会郡守牧,从此北燕国冯氏这一支定居岭南,至今已有二百年历史了。

当年逃往高句丽的那一支,后来归顺北魏,成为北方名门。

南下的那一支,虽说在岭南二百年,且历代与俚族首领冼氏联姻,但冯家还是保留了许多中原习俗,也保留了不少当年在北方时的习俗的。

比如这个伴当,就是以前他们在辽西时的一种传统。

当年冯家在辽西侍奉慕容,也按鲜卑慕容的习俗,为家族子弟从小就挑选伴当,这个伴当是伙伴、朋友,少则几人,多则数十人,从小一起习武狩猎,长大了则一起并肩上阵,生死与共。

冯智玳主动让自己的儿子给秦俊做伴当,自然是想攀附秦家的,这其实如他爹冯盎派他来长安做人质是一样的。

孩子虽然还小,但因为有了这层关系,秦冯两家关系自然也就不一般。

冯智玳先是扯了会家常,然后又献上了不少礼物。

秦琅接过礼单看了会,东西很丰盛,可不是平常拜见之礼。

“我阿爷自高州来信,说今年岭南天气不错,已经把甘蔗都种下去了,甘蔗都出了苗,长势喜人,今年比去年甘蔗种植更广,预计能榨更多的糖,为翼国公提供更多灰糖。”

秦琅呵呵一笑。

不论是冯家还是宁家或陈家等,哪怕是谈殿这些俚人,他们现在都不能忽略甘蔗种植的好处,岭南的天气好,种水稻甚至能一年三熟,所以那种其实基本上不会缺粮,但种粮食运来中原,运费太高。

可种甘蔗不一样了,那边的天气种甘蔗长势好,产糖量高,更重要的是,甘蔗可就地榨汁炼成粗糖,然后北上贩卖,糖的收益高,还便于运输贩卖。

尤其是如今长安这边掌握了当世最先进的白糖法后,岭南的糖收益更高了。

岭南种糖,但自己只掌握了最低级的灰糖生产法,他们只能把灰糖卖给秦琅加工成白糖,所以他们都离不开秦琅。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