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靠到了水泥厂,虽然水泥厂拥有了供应粮食的资格,可这批工人就会失去土地,不是农业户籍,可是没办法分配土地的,所以这个事他会找工人们自行决定是否愿意把户口转到水泥厂,但以他的估计,怕是所有人都愿意,因为村民的梦想不就是想要一个“非农业户籍”吗。
所以他打算给拖一下,拖完1982年,等联产承包土地的时候,才由这些工人们来决定,毕竟水泥厂是修建在乡下,并非城市里,工人分配到的土地和工作可以兼顾。
当然,如果没有土地,那就意味着不用上交征购,好处自然也是大大的,非农业户籍,在现在可是非常强悍的,吸引力很大。
摇了摇头,选择起来,真有点难啊,还是按原计划进行,熬过今年在说。
现在粮食已经松动了,价格稍微高一点,就可以不用粮票,扫荡出一些粮食来,打个比方,假如一毛三的现金可以买一斤大米,或是一斤油条,但是如果用一斤粮票,就可以买到一斤二两的油条。又比如,三毛钱一碗大肉面,但是两毛钱加四两粮食就能换到这碗面,会比全部用现金,便宜四厘钱。
这里面是有差价的,又比如镇上的居民,拥有换粮资格,就会每月足额去兑换,然后开设铺面贩卖,收取现金,这就可以小赚一笔,但是一但消费膨胀,那这些店面就不敢供应现金粮了,但这种情况最多只是小范围。
方大军按着太阳穴,这是他唯一不太适应这个时代的地方,太过坑爹了,好些东西不光是用钱就能买到,各种政策也是相当坑爹,但曰子终归是越过越好不是。
等过几年改革开发之后,他估计粮票就得跪,因为农村会出去很多打工人员,如果是去沿海,那就跨省了,那就需要最奢侈,也是最紧俏的“全国粮票”;这种“全国通用粮票”,简直就是“硬通货”和“外汇”,仅用本地粗粮票是不能换到的,需要搭配米票、面票和油票,才能换到,而且还需要单位开证明!如果伪造假的全国粮票,会判刑五年,这可是重刑。
有了打工人员,粮票肯定就不**了,不然这些工人在外面挣到钱,却买不到大米,总不可能每顿都吃菜吧,谁能顶得住,也不可能从农村老家托运粮食过去吧。加上大量招收工人的,肯定是私人民营企业,或是国营、集体企业的临时工,那就没有供应粮票的资格,厂里也没办法解决粮食,最后就得靠政策。
其实方大军现在还真给猜对了,两年后,1984年,深震(防和谐)特区,就取消了粮票制度,因为前去打工的人员太多了,不取消粮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