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如何,对于这些庶吉士们而言,只要散馆考试一过,便踏上了升官的快车道,从此便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再也不用憋在这小小的庶常馆中苦熬时光了。
卫辰宣布完散馆考试之事,便摆摆手,让庶吉士们继续方才的讨论,并且卫辰自己也加入其中,不仅耐心倾听庶吉士们的观点,还与其他庶吉士们一样,表达了自己对于云氏桉的看法。
卫辰在庶常馆待的时间虽然不是特别多,但教导这些庶吉士们一直都是尽职尽责,没有半点马虎。
卫辰教导庶吉士,一贯主张经世致用,平日里的课堂上,他就会组织类似今天这样的讲会或者辩论,内容涵盖实际政务中涉及的方方面面。
除此之外,卫辰还经常带着庶吉士们去开封府衙以及六部衙门等各处机构观摩,向那些积年老吏请教处理政务的心得。
卫辰甚至还会搭上自己的关系,给庶吉士们争取上手实操的机会,为他们积攒经验。
在卫辰这样不遗余力地培养下,这一批庶吉士成长得非常快,不仅眼界更为宽广,也更加趋于务实,全然没有某些翰林身上眼高手低、浮华自矜的臭毛病。
就说这方才众庶吉士讨论的登州云氏桉吧,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庶吉士们第一次讨论此桉了。
早在登州知州许峰与刑部打第一轮笔墨官司时,王若愚和殷渠等人就已经注意到了这桩桉子,并将它拿到日常的讲会上,与其余庶吉士们讨论。
这种事情,放在翰林院其它地方压根是不可想象的。翰林一向自诩清贵,才不会有闲心去关注这种亲民官干的脏活累活,那对他们来说就是自降身价。
但庶常馆这里不同。在卫辰的影响下,这一批的庶吉士对于各种实际政务有着极大的兴趣,不论是行政、民政、司法,抑或是军事,他们通通来者不拒。
在讨论云氏桉的过程中,庶吉士们观点迥异,有人认为许峰判的对,有人认为刑部判的对。
但没有一个人会说,这是有司的职责,不是我们这些庶吉士该议论的事。
这就已经足以证明,卫辰在庶常馆的辛勤耕耘没有白费。这场讲会一直持续到了傍晚方散,望着众庶吉士们都是有所收获的样子,卫辰不由欣慰地点了点头。
这些庶吉士虽然现在还连翰林都算不上,对卫辰提供不了什么帮助,但等到散馆考试之后,他们就会各自走上工作岗位,再磨练几年,他们都有可能是卫辰在朝中的坚定拥趸。
卫辰不由有些感慨,自己担任这这庶吉士教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