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辰当初外放禹州之前,因为立下建言立储之功,便以翰林修撰兼任了詹事府左中允,从而将品级擢升一级,到了正六品。
而今也是一样,卫辰翰林侍讲学士的本职不变,多了个詹事府少詹事的官衔,从五品到正四品,相当于连升三级。
并且,这个詹事府少詹事与普通的四品官不同。
要知道,詹事府的本职工作就是教导太子读书。
以前大周没有太子也就罢了,詹事府还只是个无事可做的清水衙门,只能用来给翰林升迁提供官衔。
但如今太子已立,还掌有监国之权,詹事府的意义便陡然提升了好几个级数。
卫辰既为詹事府少詹事,在詹事府中的地位仅在詹事府詹事刘廷锡一人之下,有资格协理詹事府诸事,自然而然便有了太子师傅的名头。
将来太子即位,卫辰便是东宫辅臣,潜邸旧人,这可都是日后入阁拜相的资历,前程如何,自是不必多言。
有朝臣仔细捋了一遍卫辰仕宦以来的履历,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初任翰林修撰,二任詹事府左中允兼翰林修撰,三任禹州知州,四任翰林侍讲学士,五任詹事府少詹事兼侍讲学士。
自天佑六年初次授官以来,至今刚满四年,卫辰已是四年四迁,升至正四品高位,若非亲眼见证,只怕谁也不会相信。
要知道,与卫辰同科的榜眼李祚昌和探花蔡瑄,如今还仅仅是个从六品的翰林修撰。
这两人在翰林院熬了四年,也才赶上卫辰当年的起点,要想爬到卫辰现在的位置,至少还得再熬十年,而且还得是在不犯什么大错、升迁十分顺利的情况下。
不过,尽管紫辰殿中所有人都在为卫辰的升官速度而惊叹,却又都觉得卫辰得到这样的封赏理所当然。
即便是平日里最苛刻的御史,这次也没有跳出来反对。
因为大家心里都明白,以卫辰立下的功劳,便是连升五级也不为过,而今只是连升三级,这已经是官家尽力克制的结果了。
毕竟卫辰年纪太轻,资序太浅,不能一下子提拔得太快,否则的话,要是卫辰以后再立下什么功劳,就会面临升无可升,赏无可赏的窘境。
届时不仅官家头疼,卫辰自己也要惶恐不安,担心为官家所忌。
因此,眼下在官位擢升上稍微吝啬些,对卫辰其实也是一种保护。
赵真担心卫辰涉世未深,不懂这个道理,故而在其它方面不吝厚赏,以安卫辰之心。
【中柱】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