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刘家的债(2 / 3)

还是泪流不止。

一切安排停当,刘焕章的灵柩放在大厅中央。灵柩上一朵黑纱折成的花朵,前面一个大的“奠”字,周边挂满了白灯笼和白花。两侧挂着一对挽联:上联:鹤驾已随云影杳下联:鹃声犹带月光寒一切显得庄严肃穆。

老人去世,小辈披麻戴孝,都有讲究。根据戴孝的标记,一看就知道是什么身份。

刘家上上下下都穿了白褂,毓惠头上顶了一只麻袋,一看她就知道是媳妇。

洪英坚持头上顶一顶绿袱,那是女儿的标志。

刘镛娘过来说:哎呀,阿英,万万使不得,万万使不得。你用不到戴那么重的孝,刘家欠你的债已经够多了,你叫我们这笔债如何还呀?

洪英泪流满面地说:如果您们不嫌弃我,我就是您们的女儿,今后,我也会陪你到老。

刘镛娘也泪流满面地说:亏你有这份孝心,我们俩一辈子没有个女儿,也盼着有你这样一个好女儿。

洪英一把抱住刘镛娘说:妈,洪英就是您女儿。

两个人声泪俱下。

俗话说:“满月满老子,吊唁吊儿子。”意思是小孩满月是老子的面子,老人去世,来吊唁的人都是儿子的面子。

第二天,街坊邻居都前来吊唁,张家、庞家、邱家、邢家、金家、宋洪生……等,沾亲带故的,刘焕章生前友好、留用的同仁朋友都来了。

顾福昌也前来,在刘焕章的灵柩前鞠了三个躬。

刘镛一直跪在一侧,表示回拜。

顾福昌拉起刘镛说:贤侄节哀顺便。你父亲一生为人诚朴,忠厚老实,与人为善,与世无争,可敬可敬啊。

这时,有人进来通报:亲家公来了,亲家公来了。

进来的是谈老板和毓惠的亲生父亲沈永林。

亲家上门吊唁是最高礼节。

顿时,乐队响起,女人们哭声一片。

谈老板和沈永林分别在灵柩前放上各种供品,鞠了三个躬,又上了三炷香。

片刻,毓惠来到谈老板和父亲沈永林面前,拉着他们的手又说:女儿是有不孝,已多时没有前来看望您们。又对沈永林说:看爸爸苍老了许多,女儿实在感到伤心。

沈永林说:老是正常,但身体还算硬朗。你家里事也多,还有小孩、老人要照顾,阿镛又忙,我不怪你们。你们经常寄来的钱,我已经够花。

毓惠又说:老人逝后,你就在这里呆几天。

沈永林说:乡下住习惯了,空气又好,又走得开,有时还要到地里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