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新任务(1 / 3)

?寒来暑往,我到阴陵卫已经半年多了,现在正是崇祯二年的腊月了。

那天几个人刚闲的发慌,在一起闲扯的时候,就听到阴陵卫里集合的声音。我记得,上次要集合还是一个多月之前去遵化的时候。现在过了这么久,阴符是已经到了阴陵卫的手中,可是后金却把京师围得水泄不通,蓟辽督师袁崇焕已经被关进了大狱,京师周边的帝国军队尽管有二十多万了,却没有一个人敢拼死向前,这座气象万千的大明帝都显得岌岌可危。

这次进会议厅,到的时间尚早,人还不是很多,虚行之本想带着我们坐在前边,可是安若素被台上的诸葛无恤瞪了一眼,想起上次他在台下口不择言,让一室丢人的事情,我们很自觉地找了个偏僻的位置坐下。

会议厅的人进进出出,没多久就来的差不多了,也都很自觉地安静下来。台上的镇抚使都按老规矩开始清人,不多时,他们开始在台上说些什么,我们隔得远,虽然听不见,但多少也能知道他们在说的应该是来了多少人之类的问题。

台上安静之后,照旧是指挥使赵渊讲话,一开始,他赞扬了大家在这段时间的贡献,尤其是在后金大兵压境的情况下,阴陵卫的各项工作依旧是有条不紊。然后又是一些笼络人心的话,什么大明很强大,后金很快会滚到关外去,希望大家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为了大明的千秋万代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番话说的有理有节,让大家都觉得很受用。安若素说道:“到底是指挥使,说的话都是条条是道,让咱们卖命也能说得这么好听。”

赵渊的话尽管好听,但大家心里都有杆秤,近些年,大明的江山愈发动荡,大有烽烟四起,群雄逐鹿的的场面。况且远的不说,单说辽东的金奴,朝廷花在辽东的军费已经是天文数字,长此以往,朝廷一定会被拖死。皇上纵然圣明,奈何天命如此,成败兴亡,也不是好听话就可以掩盖的。

一番废话过后,就开始步入正题了,这是阴陵卫一个相当遥远的传统,自阴陵卫创立初始,这个规矩就已经有了。当下,赵渊开始宣布,时值年末,为了处理大明各地来不及上报,或者因为战乱被耽搁的事件,阴陵卫将出动大半人力,赶赴全国各地处理各类灵异事件。

这个规矩我曾经问过陈岱,他说这个是由刘伯温定下的,当时因为担心,有些偏远和尚未归顺的地区的事情来不及上报,所以刘伯温每年都会亲自挑选人员远赴各地巡查。但考虑到阴陵卫极为保密,所以所有人都用都察院御史、六科给事中或是通政院的身份。听到这些,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