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党项人(1 / 3)

?“不是吧。”安若素打断柯良卿,一脸不情愿的说道:“那什么,柯大哥,你不能因为我来的时间短就糊弄我。当初陈岱讲西夏国史的时候,我可是有听讲的,我清楚地记得他说过,西夏自从被灭国以后,党项人可都灭族了。都过了几百年了,你现在又给我冒出一句有党项人,你这不是欺负我们嘛?你们说是吧,凌云,老周?”

“是什么是?”凌云毅没好气的看着他说道:“什么都不知道就好好的学着点儿,没事儿老打岔的毛病和谁学得?你那节课是没睡觉,可你听完了么?是谁中途闹肚子去厕所了?现在好意思说自己听了讲,也不怕惹人笑话。”

本来安若素就是随口问问我们,想让我们帮他附和一声,谁想到凌云毅不仅没帮他,反而又是一顿数落,他当时就不乐意了,没好气的说:“现在还翻老底有意思么,就你懂得多,那你说说,那什么党项人是怎么回事儿?”

安若素和凌云毅就是前世的冤家,见面的时候就整天互相拆台当乐子,不过说到底,怎么着也是自家兄弟,看到安若素又被压了一头,凌云毅得意地说:“说就说,今天就当哥哥给你补补课了,好好听着。根据最早的文献记载,党项人为汉朝西羌的后裔。自远古以来,羌人就占据着青海湖周围的草原和青海湖以南的广大区域,早期党项和吐蕃的先民们大概都混杂居住在这一地区。到了隋唐时期,党项人开始内附,逐渐集中在西北的部分州县。唐朝还专门增设州县,用党项人担任刺史,党项人的活动范围大致开始固定。

后来,建国于乌斯藏地区的吐蕃日益向外扩张,并侵袭威逼党项羌,党项人在西北的聚居地被吐蕃吞并,党项人又继续迁徙,逐渐定居到陕西。唐广德二年,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自恃平定安史之乱有大功,对唐朝所给的待遇不满,起兵反叛,并煽动党项、吐谷浑等族叛唐作乱。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为了防范党项等族受其煽动,建议朝廷将居住在静边等六府的党项迁走。

唐朝中后期,朝廷一方面对党项人各种限制,防止其坐大,另一方面不断安抚党项人,防止其造反。终唐一朝,对于党项人的安排让他们伤透了脑筋。到了前宋初建,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彝殷即附宋,并助兵对北汉作战,宋朝亦对夏州李氏政权羁縻统治。北宋太平兴国五年,传至李继捧,发生了党项贵族内部争夺权位的斗争。

太平兴国七年,李继捧率族人投附宋朝,献夏、绥、银、宥、静五州之地。宋封继捧为彰德军节度使,留居京城,党项族内部由此引起了急剧的分裂。继捧弟李继迁采纳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