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影子(1 / 3)

?作为万历八年的进士,杨镐先后当过知县、御史、参议、参政,从政经验十分丰富,仗他倒也打过,原先他曾经和辽东总兵董一元一起在雪夜中翻越墨山去袭击蒙古炒花部的营帐,大获全胜,迁任了副使。

不过毕竟是书生,上阵多了,迟早会出事儿的。万历二十五年,他带着号称‘辽东九虎’之一的李如梅出击蒙古,结果打了败仗,死伤几百人。本来要处理他,结果正好朝鲜打仗,上面顺水推舟,让他戴罪立功,给了个右佥都御史,他就这么着去了朝鲜。

作为‘万历三大征’之一的抗倭援朝,杨镐在朝鲜的表现实在是很不如人意。先是在蔚山之战中,杨镐因为和李如梅私下交情深厚,所以在李如梅还没到的时候,不想让偏将的功劳比李如梅大,所以在关键时候,临阵收兵,弃大局不顾。

坐失良机之后,蔚山之战已无胜利可能。备倭总兵官麻贵为了避免全军覆没,让杨镐统领部分部队先行撤退,其他部队随后跟上。这本来是个很好的安排,除了他看错了杨镐。

在接到撤退命令后,杨镐带队先行,开始一切都很顺利,部队有条不紊地行进着,但随着部队的行进,越来越多的明军得知了撤退的消息,特别是受伤及患病的士兵,唯恐被丢下,开始喧哗起来。

应该说,在撤退中,这种事情是难免的,如能及时控制,就能平息风波。退一步讲,就算杨镐没能力,控制不住,毕竟有人殿后,也不至于出大事。

然而在蜂拥的士兵里,嘈杂的叫喊声中,杨镐慌乱了。面对眼前的乱局,惊慌失措的杨镐做出了毁灭性的决定——逃跑。

局势再也无法挽回。

杨镐毫无顾忌地带头逃跑了,明军很快大乱,四散奔逃。沿海倭军趁机登岸追击,明军大败,伤亡惨重,余部退回庆州。蔚山之战就此失败。

战后内阁护着杨镐,把事情压了下来。直到事情被捅了出来,追究责任,杨镐首当其冲,被言官狠狠地参了一本,本来那一刀是免不了的,好在平时上下活动广泛,关键时候有人求情,才留了条命,只是罢职免官而已。

杨镐活着,还不如死了算了。

自从朝鲜战败后,杨镐很是消停了一阵。但他虽不会打仗,却会搞关系,加上他本人还比较老实,二十年后,又当上了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此外,他还加入了组织——浙党。

万历四十六年,**哈赤起兵,纵横辽东,无人可挡,朝廷震怒,决定对辽东用兵。只是在主帅的选人上,却争论不休。当时的朝廷首辅,是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