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段少翎的鬼故事(2 / 4)

已属太祖,而段家无识人之才,却死心塌地的跟着张士诚。

后来平江被攻破,张士诚被生俘,段家宁死不降,满门自杀。自此以后,段家的家世愈见颓败。

按理说,如果段家就这么颓败下去,段少翎也进不了阴陵卫。变化,要从段少翎的父亲段应昌说起。

万历四十一年,六岁的段少翎离开了浙江,和全家一起搬到了北京,因为他家的坟头冒了青烟,父亲段应昌中了这一年的进士,还是二甲头几名,换句话说,就是庶吉士。

这下段家更是了不得,段应昌的责任感也大大增强,毕竟老子英雄儿好汉,自己已经是庶吉士了,儿子将来就算不能超过自己做个好汉,也不能当笨蛋。

于是他请了很多老师来教段少翎读书。六岁到十三岁的时间里,段少翎开始读四书五经了,他领悟很快,能举一反三,其聪明程度让老先生们也倍感惊讶,可是不久之后,老师们就发现了不好的苗头。

据老师们向段大人反映,段少翎不是个好学生,总喜欢喜欢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提出一些奇怪的见解。

更有甚者,堂堂庶吉士的儿子,竟然拜天桥底下那些算命的术士为师,跟着他们讨论阴阳五行八卦,这些道家玄学。

听到这些以后,段应昌皱了皱眉头,把儿子找过来训了一顿。段少翎听着父亲的训斥,平静地说道:“儒家之言,不足为奇,道家之术,玄幻莫测,孩儿愿出家为道,潜心修行。”

听到段少翎的话,段应昌迅速做出了回复——一个响亮的耳光。完了,完了,一世英名就要毁在这小子手里了。段应昌终于和老师们达成共识,如果再不管这小子,将来全家都要败在他的手里,经过仔细考虑,段应昌决定把段少翎送回台州老家,让人天天看着他,直到他反省为止。

段家的老宅在离城三十里外的一处村落之中,虽然条件差了点,但至少宁静,而对于段少翎这种血气方刚,胡思乱想的小子来说,正好磨磨他的锐气。

跟段少翎回家的还有她的母亲还家里的一些仆人,回家之后,段少翎倒是闲不住,整天在村子里东逛西逛。

也是,在帝都生活了七八年,乡村的一切早就变得陌生了,这一切都能勾起他的兴趣。很快,他就和村里的孩子打成了一片,成天在一起玩儿不亦乐乎。

段少翎的母亲一直都对他宠溺有加,现在看着他每天不再有那些出家的念头,就已经谢天谢地了,自然不会拦着他和其他孩子们交往。

有天,段少翎一如既往的去找村子里的小伙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