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征讨兵力不足,明治政府把东京警视厅的警察们(当时叫“巡查”)也弄到前线去玩命去了。
结果这一仗打了七个月。最后官军赢了,贼军首领西乡隆盛自杀。不过,官军也确实该赢。首先,反叛军是所谓“贼军”,道义上就输了一着;其次,反叛军的口号也不明不白,“有话要对政府说”是个什么意思?既然有话说,那怎么还想打到大阪和东京?这是有话说的体现吗?第三,官军的武器比贼军要强的多,用的都是法国制的野山炮和步枪,贼军却没有;最后就是钱,贼军军费只有70万元,而官军用了4160万。所以说贼军根本就没有胜算。
但是日本政府还是很不高兴。为什么?因为双方实力悬殊这么大,这仗居然还打了7个月,大家觉得很不正常!于是,开会总结,几次之后,大家理出了一条头绪:文官掌了统帅权。文官不是武将,不知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什么事都要请示汇报,把战机给延误了。还有一条呢,就是参谋的水平太差,一个好招都支不出来不说,还尽出些蹩马腿的臭招。
本来,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罢了,山县有朋也不会因为这个整出什么“大日本军人三件套”的书来。关键是就在明治政府在总统经验教训的时候,又出事了。而这次不是叛乱,是兵变!
1878年,也就是明治11年8月23日夜晚。东京竹桥近卫炮兵营。队长宇都宫茂敏和深泽巳吉在睡梦中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俩人还没来得及睁开眼睛,冰冷的战刀已经斩断了喉咙。紧接着,200多名近卫炮兵和陆军在军营里放了一把大火,映红了东京的天际。
这拨儿军队非常有组织有纪律,这边火烧的正旺,那边又有90个军士拖着大炮跑到明治维新的大功臣,大藏大臣大隈重信家门口放了几下,然后,可能是觉得只打大臣不过瘾,这些军士又拖着炮向当时的临时皇宫赤坂挺近。
不过,此时已经升任陆军大臣的山县有朋在听到炮声之后已经率领士兵赶来了。很快,就将那些实心眼儿,只是真心实意地希望天皇陛下能给自己做主的,一见到政府士兵就主动束手就擒的兵变军士们给抓了起来。
可是,这些士兵根本就不能理解山县有朋的愤怒。这位陆军大臣根本就没有给他们机会,直接下令将带头的55个人枪毙示众,其它随着凑热闹的也进行了严厉的惩罚。
可是,身为天皇的“近卫”军,这些兵士为什么要造反呢?而且,这可是炮兵啊。在19世纪中后期,炮兵,尤其是近卫炮兵,那地位跟后世中国的二炮官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