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的三个协定分别是《关于三国经济协调银行协定》(统一的金融)《三国皇家联合财团成立协议》(捆绑三个君权国家统治阶级经济利益的工具),最后的则是《三国军事合作办法》这份合作办法本来是为了三国向东南亚扩张势力的一份军事合作协调协议,但在战争过程中形成的军事集团势力(包括三国的鹰派)在驱逐西方殖民者的过程中发展壮大,在之前一系列的合作条约基础下三国决定效仿美国(南北战争没开打之前)组成邦联,组成以中国为首的东亚联邦,组建了联合舰队,联合陆军(当时的空军还没出现)。
在一战中,等英国对德宣战后,东亚联邦立即对东南亚以英国为首的西方殖民者进行进攻但没有加入同盟国,大战后将南洋的西方势力赶到了马六甲海峡以西。美英结盟后为了保住澳大利亚双方在太平洋大战,由于生产力的不发达东亚联邦只保住了菲律宾,失去了菲律宾以东的岛屿和海域。出于争霸世界的考虑德国决定在东方扶持东亚对抗美利坚,开始向东亚联邦提供大量技术知识和经济合作(使东亚的海军工业技术得到巨大提高)。
过了十几年,内燃机的广泛使用带来石油资源的消费,中国出于战略考虑向西域(中亚)进行发展,与德国为首的欧盟由此渐渐疏远。出于争夺石油资源的考量和鼓励欧亚对抗的新大陆战略,英美开始对东亚进行支持(使东亚的陆军和钢铁工业得到发展)。西方世界对东方的忽视加上无数东亚精英的不懈努力经过两代人的奋斗,在1940年,东亚的各种主要工业生产指标达到了世界工业总产量的四份之一,各类主要科技发展也追上了世界先进科学领域水平,东亚联邦和欧盟北约一起构成了世界的三极。(苏维埃我会另外开一章单独叙述)
在各大国互相掣肘的情况下,欧洲的犹太人家族想出了一个绝妙的点子,由于各国都无法独占石油资源的情况下,共同开发共同使用也就成为了必然,他们抓住了这个机会成立了日后强大的石油商人集团,负责开发生产并向各国供应石油,以各大军事集团占有相同股份份额在公司的盈利主要购买各国国债为由得到了三大集团的默许,石油商团的成立缓和了各大集团对资源占有的矛盾,二战暂时没发生,和平发展直到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