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朱柏再出圣人言(2 / 3)

入。

实在是,这位十二小叔子这番话,句句扎心,字字刺眼。

她徐妙云素有女诸生的名声。

可她往日里所思所想,真正不为人知心态,可不就是朱柏所形容那般。

若不能入仕为官,空学晓一身文武艺,却也只能活在虚无缥缈峰。

她徐妙云何尝不是,常常幽怨,生了个女儿身。

否则,定能立下比父亲还要超然的功业,成就比皇帝还要远大的抱负。

马皇后、朱棣、朱橚,同样是听傻了眼。

朱家的文圣人,您今儿个,究竟是又要彰显哪一门的圣人言语啊!!!

“爹,徐世叔,四皇嫂。”

“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然而士农工商,这所谓的户藉、职业划分,天生就该要那般的壁垒分明么?!”

“答案当然是不能这样干,咱们不能人为将这个世界,这天下百姓,区分三六九等,该要有的正确心态,职业不分高低贵贱,人更是不能因为出身的各自不同,从降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是富贵、是贫贱!!”

“这样显然是不对的!”

“哦,这些话说来太过敏感,暂且不提也罢。”

“我现在想重点说说这大明的士子文人圈子。”

“这天下,知识文脉传承,不该只是局限于‘烟锁池塘柳’这等诗情画意田园描绘,天下文人士子们,在我看来,更应该积极发挥出的作用,就是融入百行百业,成为引领各行业领域的头马。”

“举个例子,若有一半的士子文人,能够醉心于实业,像是神机营火枪的性能改造、传统弓弩刀兵的改良,是否会更加突飞猛进的成长。”

“哦对了,孩儿前阵子,瞎捣鼓出了一种新式弓箭,到是制作好之后,便随手扔在一边,忘了拿给你们献宝。”

“四哥,可否烦劳你跑一趟,在我屋里取来那张新弓,很好认的,你保证一眼就能看到。”

朱棣忙不迭起了身。

撒丫子就往朱柏的住所狂奔而去。

朱柏自顾继续说道:

“还有,在农事方面,我上次有提过,自《山海经》中,有看到海外农物之异奇。不过,即便是海外番邦,寻不到那等一年成熟三季之稻,亩产轻松超千斤之豆米新粮。”

“若真有那么一帮有为有志士子文人,甘愿投身于农事,以优种选育改良之法,穷三五十年之功,莫不是真就搞不出,更高产农作物以慰天下百姓了?”

“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