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等等。
这项操作属于神经外科最基本的操作,风险几乎为零。
但是!
针有点长,操作略复杂,要给患者摆体位、定位、消毒、打麻药。这个阵仗摆起来,无论是家属还是患者自己都有点害怕,有的时候刚参加工作的医生或者医学生也有点害怕。
】
曾经有过很多次例子,患者家属看见长针穿入患者嵴柱位置后,患者没什么事儿,家属却晕死过去的先例。
“估计是,节目组这是实在没辙,自己找了一个噱头。可是……”刘主任说着,摇了摇头,“观众看见后,认为自己上当的人会有很多,节目的口碑他们不要了么?”
“如果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患者,真的用摄像机录制腰穿的全过程也是好事。”白处长笑了笑,“介入科能上镜,我们神经外科凭什么不能上镜!”
“害,还说你们神经外科。”刘主任撇嘴,“还记得有一次我值班的时候听到有人哭,女人的哭泣声,开窗户仔细听却又听不到。我找护士来一起听,被人误解成搭讪。”
“你年轻时候的花花肠子那么多,护士怎么会放心。”白处长笑道。
“最后发现是你们神经外科一个术后患者谵妄了一个月左右,妈的!”刘主任骂了一句,“就你们科,每一个镜头都少儿不宜,根本上不了综艺节目。”
“在手术室看看做显微镜手术还是可以的,但不能看镜头。”
“我都看不懂,观众有什么好看的。”
“看个热闹么,很正常。”
“还记得有一个纪录片么?”刘主任问道。
“什么纪录片?”白处长微一沉吟,马上想起来,“循环内科下支架的那个?”
“对。”
纪录片里有一段内容说得是一个心梗的男性,在循环导管室接受手术治疗。
病人刚刚上台就出现房颤,医生抢救,病人发出大声的叫喊。那是一种濒死的叫喊,但对于医生来讲能喊出声还好,就怕患者没了动静。
因为能看见里面的手术过程,患者家属被吓的魂飞魄散。
之后房颤处理完毕,手术也很顺利,患者家属却一直骂着医生。
这就是手术过程出现在患者家属面前的真实桉例。
从那之后,再也没有剧组想拍“真实”的纪录片,也没医生敢接这个活。
范导的这档节目虽然一直往那面靠,但还算是有分寸,估计一附院的医生、主任们也都提防着。
“正经手术也不敢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