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及颈动脉区可闻及杂音的体征,虽然再加上黑朦可以考虑是颈动脉病变,但我还是怀疑存在主动脉疾病的可能。”
“如果没猜错的话,患者cta应该显示的是主动脉夹层,椎动脉有改变。”
“……”翟雨涵默默看着吉翔。
这一刻,她无话可说。
吉翔没看见患者的资料,仅仅凭着自己挖了两个坑的病史就做出了正确的判断。
要知道当时遇到这个患者的时候一附院可是经过5轮全院会诊+辅助检查,折腾了很久直到最后才找到病因的。
而吉翔却展现出超越一附院专家、教授的诊断水准。
“小吉医生,说说你是怎么考虑的。”翟雨涵没有在第一时间承认吉翔的诊断是对的,继续试探。
她认为吉翔是蒙的,根本给不出来合理的逻辑,没有逻辑闭环的话似乎不能算是自己输。
“双下肢瘫痪是临床常见的症状,按照病变的解剖部位可分为3类。
第一,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也叫做中枢性。
第二,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也叫做周围性。
第三,肌病性瘫痪?”
吉翔开始掰着手指数一二三。
“胸腹主动脉cta元瘫痪的特点是:以整个肢体瘫痪为主单瘫?偏瘫?截瘫,肌张力及腱反射增强,出现病理反射,肌肉无萎缩?”
“……”
吉翔侃侃而谈,翟雨涵听得哑口无言。
这哪里仅仅是逻辑闭环,吉翔连每一个分支猜测的细微末节都考虑到了,从患者临床最严重的症状——瘫痪开始入手,一丝丝、一缕缕的进行着分析。
“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的特点是肌群或单个肌肉,肌张力及腱反射减弱,无病理征,有肌肉萎缩?肌病性瘫痪的特点是肌肉萎缩在肢体近端,对称性分布,无感觉障碍?”
“病例中患者出现双下肢瘫痪,无偏瘫症状,无肌肉萎缩……”
吉翔掰着手指头说了将近5分钟,最后给出结论。
“我认为cta的影像大概率会表现为主动脉夹层,stanforda型并伴有椎动脉的改变。”
“!!!”
翟雨涵早就听出了一头的惊叹号。
直到吉翔说到最后,她怔怔的看着那个隐约浑身散发着乳白色光芒的年轻医生,心里无限困惑。
这种诊断水平已经堪称恐怖,至少在一附院或是翟雨涵的医疗生涯里没有遇到过。
而且吉翔严密的逻辑证明了一件事